图为上世纪70年代,加加养护段养路职工战斗在雪山公路上(资料图片)。 苏远忠 摄
图为罗布多吉老人(中)与家人在一起。 记者 旦增兰泽 洛桑 摄
在达孜区德庆村一座藏式院落里,92岁的罗布多吉老人颤巍巍地打开一个褪色的木匣子。匣子里装着一张1985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还有一枚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纪念章。老人的儿子普布次仁说:“这是爸爸最珍贵的宝贝。”证书上“表彰为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巩固边防作出突出贡献”的字样已经泛黄,但依然清晰。
1959年,罗布多吉成为一名道班工人,被分配到墨竹工区,负责养护公路。从此,他手持铁镐和铁锹,在318国道上奋战了20多个春秋,将青春和热血全部献给了西藏的交通事业。
罗布多吉指着家中泛黄的老照片回忆说:“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机械设备,全靠一双手,把砂石路一寸寸刨出来。”老人虽然听力不佳,但提起那段养路岁月,眼神依然明亮,“通麦天险那段最危险,稍不留神就连人带车掉进江里。”老人陷入回忆中,“那时候从拉萨到林芝,要在卡车上颠簸三天三夜,现在坐动车只要3个多小时,出门太方便了。”老人的眼中闪着光,“我年轻时想都不敢想,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火车开到家门口。”
2024年6月30日,全长245公里的拉萨至日喀则高等级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两市间驾车行驶时长缩短至3小时左右。至此,西藏高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96公里。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9.48万公里。一个立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在雪域高原全面铺展,那些曾经需要跋涉数月的路程,如今朝发夕至;那些偏远村落,如今都通了硬化路……
夕阳西下,罗布多吉拄着拐杖,在家门前的马路边缓缓坐下。老人望着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那些挥汗如雨的筑路岁月仿佛就在昨天,如今平坦宽阔的马路早已延伸到高原的每个角落。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