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专题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践行实例

陈志华:平凡的岗位 不凡的付出

2023年12月29日 10: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温凯 洛桑旦增 达珍
分享到:    

图为陈志华(右)深入牧户家中,了解牲畜疫情防治情况。 记者 洛桑旦增 温凯 达珍 摄

记者见到陈志华时,这位措勤县达雄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正在距离乡政府110公里远的夏东村一个牧业组蹲点。蹲点处位于措勤与仲巴两县交界处,海拔4900米,放眼望去,除了3户牧民的砖瓦房外,苍茫的群山和草原显得格外地空旷寂寥。

“我们在这里给群众的牲畜打疫苗,开展巡诊工作,已经待了20多天,估计再待10多天才能回去。”脸颊上带着与当地牧民几无二致“高原红”的陈志华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20多天来,他和3名同事一直生活在两顶救灾帐篷里,由于没蔬菜吃,一直靠咸菜下饭。这里晚上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没有手机信号,更别说洗澡、泡热水脚了……这种对常人来说难以想象的苦日子,陈志华和他的同事们每年都要经历好几个月。

2005年,陈志华从西藏农牧学院动物检疫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措勤县曲洛乡兽防站工作,就此成为了西藏基层兽医队伍里的一员。面对人地生疏、语言不通、生活条件差等诸多困难,陈志华没有退缩,顽强地在乡里扎下了根。出于工作需要,勤劳肯干的他不仅跨专业学习了兽医知识,成为了站里的业务骨干,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藏语;生活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是远近闻名的技术“明星”。

每年,陈志华除了例行巡诊、为农牧民的牲畜打疫苗外,遇到突发动物疫情,则会蹲点应对疫情,直到疫情结束才返回单位,当乡里开展草原补助、草场确权等工作时,也会积极参与。粗略算下来,他每年下乡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足迹踏遍了曲洛、达雄2个乡的山山水水。

“刚参加工作时,兽防站还没有工作用车。下乡巡诊,我要么骑摩托车,要么坐群众的拖拉机,乡里各家各户我都去过,跟大家很熟,日子过得很充实。”陈志华如是说。

兽医工作看似普通,却直接关系着群众家庭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发生动物疫情时,兽医就是群众眼中的“活菩萨”。

几年前,曲洛乡雄玛村发生重大动物疫情,100多头牦牛患病。对此,陈志华和同事们坚持奋战一个多月,最终彻底战胜了疫情,将群众的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离开雄玛村时,一个叫旦顿的群众,红着眼睛拉着我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舍不得让我走。”陈志华深有感触地说,“发生在身边的点滴小事,也许就是我从事这份工作的动力吧。”

2009年,陈志华成了家,妻子来到曲洛乡陪伴他,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遗憾的是2017年,其妻子因病返回内地,陈志华又成了独单一人。2019年,夫妻俩在林芝收养了一名藏族孤儿,取名陈林轩。如今,孩子由妻子带着,在老家四川乐至上小学。

2021年,陈志华被组织提拔到达雄乡担任农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仍从事兽医工作。“现在条件好了,下乡有小车。”谈起变化时,陈志华动容地说,“每年仍然会下乡打疫苗,只是从过去的3针变为了7针,工作量更大、担子更重了。”

十八年的工作生活,陈志华几乎都是在乡里度过的,是措勤县基层工作时间最长的汉族干部,先后参与动物疫情防治十余次,亲手打过疫苗的牲畜超过20万头,有效守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搭建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兽医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做一件好事容易,一直做好事则很难。从事兽医、为民解难这样的实事好事,陈志华已干了整整十八年。

无论前方是何等的空旷寂寥,陈志华前行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下来。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