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11月8日
主题:全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
发布单位:西藏自治区公安厅
发布地点: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 张韬
新闻发言人: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 叶海涛
新闻发言人: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总队长 牟晓刚
新闻发言人: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总队长 巴桑
新闻发布稿全文: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对区内外各级各类媒体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给予西藏公安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同时也对大家能够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全区公安机关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两年来,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在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和区党委政法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区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特别是王君正书记的工作要求,坚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驰而不息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全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从严从实、常态长效,切实把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部署推进成果转化为忠诚履行神圣职责的实际行动,以新形象、新担当为推进新时代我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一、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高站位组织推动。公安厅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和区党委、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张洪波同志多次召开公安厅党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专题会议,强调部署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相关工作;今年2月3日组织召开全区公安机关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推进会,就全区公安机关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公安厅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专门工作专班,研究制定了《2023年全区公安机关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全区公安机关作风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10余份文件,督促指导全区公安机关纵深推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及时成立相应的实体化运转工作专班,压紧压实责任,层层部署推动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负责同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抓落实、抓推动、抓成效,推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走深走实。
二、全面加强理论武装,不断铸牢忠诚警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始终,采取举办读书班、座谈交流、解读辅导、线下线上相结合等方式,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9月28日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回信后,公安厅党委立即组织全警学习宣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准确把握重要回信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牢记领袖嘱托,弘扬英烈精神,筑牢忠诚警魂,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强大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和工作动力。
三、突出主责主业,展现担当作为。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把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基层,持续完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体系,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分裂破坏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治安行政管理服务水平,有力巩固了我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两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共有73个集体和126名个人受到中央部委表彰,411个集体和1396名个人受到全区表彰。
四、依法严厉打击,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平安西藏”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深入开展“护网”“净网”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涉枪涉爆、非法集资以及“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治理专项行动,严格落实信访包案化解工作制度,深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全面强化重点物品、重点行业管控,严格千人以上大型活动审批和安全监管,加强道路交通、校园、企业、食品、药品、环境、旅游、项目施工等领域公共安全监管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为新时代我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意识,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研究出台《关于在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下功夫、见实效的指导意见》《西藏自治区公安厅优化营商环境“纾困惠企解难题”活动分工方案》,召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加快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使用,推动藏川渝黔工作调动、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等5项户籍业务跨省通办,持续推出10批96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等一系列有温度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营造规范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在安保工作中,尽量减少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更加信任、更加依赖、更加支持,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舆论效果的有机统一。
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牢执法为民理念,健全执法制度体系,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区84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完成率100%,汇编“教科书式执法办案”典型案例和指导性案例手册,编写行政刑事案卷立卷规范与法律文书范例,指导各级公安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贯彻受立案与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要求,完善配套制度措施,规范案件法制审核工作。不断加强公安机关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的衔接配合,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挂牌成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举行区高级人民法院、区公安厅执行联动办公室揭牌仪式并召开执法司法协作工作推进会。从区外和区内的律师事务所聘请了5名优秀律师作为公安厅法律顾问。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七进”“百校千名法治辅导员”“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活动。通过狠抓执法作风建设,全区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辅警的规范执法能力与水平明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全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需要持续跟进的工作。下一步,全区公安机关将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补齐短板,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善学、善谋、善做、善成的本领,更好地在履职尽责上作表率、在作风建设上作表率,推动全区公安机关作风持续转变,做到落实更加有力、履职更加到位,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实际成效,推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的落地落实,坚决确保全区社会政治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答记者问
【问题一】
西藏法制日报记者提问: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西藏户口迁移“跨省通办”取得了哪些成效?
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总队长 牟晓刚答:
公安厅高度重视户籍迁移“跨省通办”工作,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具体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区公安机关户籍领域政务服务能力水平,充分依托“公安部跨省通办业务协同服务平台”,结合西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全面优化业务流程,扎实推进户籍迁移“跨省通办”,切实解决群众异地办事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着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和“全程服务有保障”的户政服务新环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办事群众的负担,切实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从2023年3月1日起,已全面开展所有类型的户籍迁移业务和开具户籍类证明全国“跨省通办”。截至目前,通过“跨省通办”办理户口迁入业务4776人、迁出业务2641人、开具户籍类证明899人、新生儿落户5人。
【问题二】
中国西藏网记者提问:
居民身份证事关群众的出行、教育等方方面面,请问公安机关在身份证办理方面推出了哪些便民利民措施?
公安厅治安管理总队总队长 牟晓刚答:
全区公安机关在持续推进做好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三项制度”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陆续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一是进一步优化考生、就医等急用证群众“绿色通道”服务,办证周期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临近考试时办证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实现当天受理当天制发。今年以来,共为考生和急用证群众办理“绿色通道”加急居民身份证28980张;为650余名考生办理了当日受理当日领取居民身份证业务。二是进一步深化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跨省通办”“跨地市通办”,群众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无需再回户籍地办理,有效提升公安机关跨区域政务服务水平,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办理区内异地临时身份证1421张;制发区内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地市通办”6970张;受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业务307条。三是进一步强化身份证邮寄服务,将身份证邮寄频率从原来的一周三次改为随时邮寄,实现需邮寄的证件当天出证当天寄出,让急需用证群众既能缩短领证时限,又能享受足不出户送证上门的便捷、优质个性化便民服务。切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公安厅直接邮寄给个人身份证5600余张。
【问题三】
拉萨融媒体记者提问:
今年全区公安机关网上追逃工作成效如何?
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总队长 巴桑答:
全区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网上追逃工作新机制,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各警种通力配合、履职尽责、主动担当,全力开展网上追逃工作,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全区公安机关共抓获网上逃犯601名,及时消除了社会治安隐患,为全区社会治安稳定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公安力量。特别是抓获3名潜逃27年、18年、14年的故意杀人案网上逃犯,尘封已久的命案得以昭雪,有力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公平,有效告慰了逝者和家属,展示了我区公安机关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忠诚誓言。
【问题四】
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提问:
当前我区电信网络诈骗类型主要有哪些?群众如何提高防骗意识?
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总队长 巴桑答:
今年以来,从全区发案情况来看,刷单返利类、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虚假征信类、虚假购物、服务类、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等5种案件为我区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占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69.43%,损失资金数占总数的62.65%。特别是近期诈骗分子利用“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缴费续保或关闭扣费等为说辞,冒充客服设置陷阱、实施诈骗案件和以网络刷单返利为诱饵,诱导参与虚假网络投资、网络赌博类诈骗案件在我区较为突出。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积极下载注册登录国家反诈中心APP,开通来电预警功能,同时多关注国家反诈骗中心、西藏自治区反诈骗中心等官方账号,积极了解反诈防诈知识和当前多发典型案例及防骗指南,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近期,公安机关在侦办网络贷款类诈骗案件时发现,部分市民受到蛊惑,将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提供给了诈骗分子,最终导致自己涉嫌违法犯罪。在此特别提醒,切勿将个人银行卡、电话卡、互联网账号等买卖、出租、出借给他人使用,严防成为诈骗分子的帮凶。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