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5月10日
主题:2024年一季度全区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
发布地点: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 盛乃鹏
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姚中玉
新闻发言人: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 杨富彬
新闻发言人:中国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罗丹
新闻发布稿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西藏金融事业的关心和支持。2024年一季度,全区金融系统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人民银行总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精准有效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一季度,全区金融运行呈现“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信贷支持精准有效、重点领域保障有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介绍2024年一季度我区金融运行相关情况。
一、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支持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全区金融系统紧紧围绕“四件大事”、“四个创建”,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好“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预期目标相匹配”的总要求,着力拓宽各类主体融资渠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截至3月末,全区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8362.35亿元,同比增长13.10%,较上年同期提高7.53个百分点,远远高于西藏一季度GDP增速。发挥信贷投放支持西藏实体经济的主渠道作用,全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76.3%,高于去年同期0.31个百分点。支持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截至3月末,全区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为672.05亿元,同比增长18.89%。引导企业直接融资,全区企业直接融资规模756.03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9.04%。
二、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季度,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引导全区金融系统坚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原则,适当靠前发力,及时预调微调,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年初,明确了西藏金融机构信贷增长预期目标、信贷投放节奏、重点支持方向等信贷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信贷投放“开门红”行动,持续落实好“周监测、月调度、季通报”信贷调控工作机制,督促金融机构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升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截至3月末,全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6404.12亿元,同比增长1.9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6380.75亿元,同比增长13.55%,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51个百分点,增量已达去年全年的62.03%,同比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三、聚焦“五篇大文章”,加大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发展支持力度
一是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金融保障有力。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四件大事”能力,保障川藏铁路、清洁能源、高原特色农牧业等重点领域信贷资金需求。截至3月末,全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8.17%和16.68%。二是科技金融持续发力。全面落实科技创新融资专项行动方案,实行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清单式管理,组织金融机构“一对一”融资对接。截至3月末,全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71%。三是普惠金融量增面扩。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及时更新“6+1+N”融资对接清单,组织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截至3月末,全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19.7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达176.4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四是绿色金融保持较快发展。召开绿色金融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建立个人和企业碳账户,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截至3月末,全区绿色贷款余额达1329.01亿元,同比增长30.49%,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速。五是积极推动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如康养贷、养老理财等养老金融产品,推动适老化适藏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六是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持续加大。落实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高边境县贷款额度,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虫草贷”、“藏宿贷”、“活体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广度和深度。截至3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达1854.47亿元,同比增长12.67%,比上年同期高7.4个百分点。
四、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效能,促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一季度,金融系统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进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做好负债成本管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引导作用,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利率处于改革开放以来最低水平。1-3月,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的一般商业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77%,同比下降20BP。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72%,同比下降28BP。
五、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涉外收支实现较快增长
积极推动西藏金融机构外汇业务展业改革,促进金融机构科技赋能,继续围绕“非金融企业外债线上签约登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多笔外债共用一个账户”等创新业务,便利经营主体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持续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主办行”、“首办户”制度,落实“一企一策”辅导机制。截至3月末,全区涉外收支总额达1.21亿美元,同比增长23.18%;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增速和占比居全国第一。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将继续引导全区金融系统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精准有效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谋划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做好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努力助推西藏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
西藏青年报记者提问:
请简单介绍一下,年初以来金融支持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 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 杨富彬)
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 杨富彬 答:感谢提问。年初以来,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紧紧围绕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助推作用,精准有效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金融服务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为我区经济良好开局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年初,结合西藏经济发展需要,研究拟定2024年信贷工作指导意见、金融服务农业强国及春耕备耕等信贷政策措施,明确信贷增长预期目标及重点支持方向,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做好“五篇大文章”。截至3月末,全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55%,较全国平均水平高4.3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我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大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全力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年初以来,累计发放再贴现资金60笔、金额达1.68亿元,有力拓宽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发放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激励资金126.18万元,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投放普惠小微贷款1.26亿元。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支持碳减排、普惠养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相关领域及企业发展。
三是强化金融服务保障,有效支持市场主体融资。更新“6+1+N”融资对接清单,提升融资对接质效。一季度,各金融机构新增授信企业38户、金额达226.8亿元;共组织20场银政企融资对接活动,累计授信企业207户、授信金额达16.68亿元,放款企业176户、金额达11.81亿元。开展民营、普惠小微、乡村振兴等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强化民营企业、普惠小微和乡村振兴等领域金融服务。推动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对接,截至3月末,全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71%,高出各项贷款增速11.16个百分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将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持续增加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盘活存量、提升效能,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谢谢。
【问题二】
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提问: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支持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要采取了哪些工作举措?(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 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 杨富彬)
中国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副处长 杨富彬 答: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历来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推动金融机构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工作质效。一是强化政治站位。督促金融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方向,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强化政策引导。连续四年出台《金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方案》,每年研究制定春耕备耕金融服务政策措施,引导全区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倾斜配置信贷资源,加大涉农领域贷款投放。三是强化融资对接。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推送,组织金融机构开展融资对接,有力提升涉农主体融资效率。四是强化融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按照优先评估、优先受理、优先授信“三优先”原则,为涉农主体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截至3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达1854亿元,较年初增加119亿元、增长6.86%,同比增加235亿元、同比增长12.67%。
下一步,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将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国、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任务,引导、督促全区金融系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强化“三农”金融服务,增加涉农金融供给,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农业科技、农业稳产、农牧民增收,不断提升涉农经济主体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谢谢。
【问题三】
中新社西藏分社记者提问:
在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中,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方面都有一些具体举措,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罗丹)
中国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罗丹 答:感谢提问,首先介绍绿色金融情况。截至一季度末,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92.19亿元,较年初新增 20.69亿元,增速为7.62%,高于本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35个百分点;绿色信贷占比为36.98%,比年初提升1.5个百分点。在具体工作中,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打造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投资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一是运用“金融+非金融”模式搭建个人碳账户服务平台,引导全民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助力建设林芝绿色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实验基地。二是强化银政合作,积极对接政府各职能部门,了解分析区内清洁能源等项目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提出综合绿色金融服务方案。三是立足西藏资源禀赋,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创新动能,结合大数据和金融科技应用,因地制宜探索开办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充分满足优质客户多元化绿色金融服务需求。
在普惠金融方面:截至一季度末,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普惠贷款余额达90.93亿元,较年初新增4.6亿元;服务客户10466户,新增811户。我们开展的工作主要有:一是聚焦普惠群体金融服务痛点,围绕“数字、平台、生态、赋能”发展理念,持续运用“建行惠懂你”4.0平台精准服务西藏民营及小微企业,让区内小微企业体验到了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目前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已成为西藏区内普惠金融供给的重要力量。二是深化数字普惠模式,不断丰富产品供给。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根据不同客群、不同行业、不同场景搭建了不同平台,提供了多维度的信贷产品,如“信用快贷系列”、“个人经营快贷系列”、“善系列”、“抵押快贷系列”等产品,不同程度地支持了区内批发零售行业、旅游行业、烟草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科技创新产业等的发展。三是深耕细分领域,不断迭代服务模式。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持续加强与外部机构的联动,推出“商叶云贷”,服务区内烟草客群;做好“政采云贷”,服务区内政府采购客群;创新“膳易贷”综合服务模式,成为服务区内餐饮类行业最多的金融机构。
下一步,建设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将持续从“供给思维”向“需求思维”转变,扎实推进西藏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谢谢。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