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公安机关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4年5月18日

主题:通报近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举措及成效情况。

发布单位:西藏自治区公安厅

 发布地点: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 张 韬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公安厅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谢祥萍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 牟晓刚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 巴桑  

       新闻发布稿全文: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对区内外各级各类媒体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给予西藏公安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表示感谢,向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亲自为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重要训词,多次深入公安基层单位视察指导,亲切会见慰问公安民警,就新时代公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公安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工作,均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研究部署,时常调度指挥、检查指导落实工作,推动各项任务全面推进、取得实效。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工作安排,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坚定不移推改革、固根基、补短板、抓队伍,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服务保障新时代我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对党忠诚警魂更加夯实筑牢。始终牢牢把握“公安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命令、服从党中央指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三更”专题教育等教育活动,持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全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进一步打牢。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四个特别”要求,坚持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强化干部选育管用,有序开展各类培训活动8600余期,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战斗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政法工作条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规定,确保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维护我区安全稳定工作更加有力有效。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公安工作始终,深化反分裂反渗透反恐怖等斗争,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和达赖集团各类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毫不松懈狠抓边境安全管控、网络安全管理、公共安全治理,切实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以科学化的机制和常态化、法治化的理念,把维护稳定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基层,我区社会大局保持连续15年安全稳定良好局面。拉萨市连续7次登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护航我区高质量发展更加坚实有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平安西藏”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打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着力营造了安定有序的营商环境。坚持“重大决策部署指向哪里,公安民警就在哪里”,全面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秩序维护、安全监管等警务工作,有力服务保障了重大战略实施和我区重大项目建设、特色产业发展。聚焦“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深入推进“十大民生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定期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并梳理落实意见建议,深入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全力解民忧、保民安、惠民生、聚民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我区各族群众安全感连续5年达99%以上并保持逐年上升态势,居全国前列。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保障我区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积极有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认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切实增强做好生态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锚定“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目标,实施生态警务,推动建立并常态落实“河湖长(林长)+警长”工作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昆仑”、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保护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涉“食药环”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狠抓污染防治攻坚和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助力推进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切实用“警察蓝”的实际行动守护了“生态绿”。2021年以来,共派出1400余个检查组,排查安全隐患1100余处,查处44起违法用火案件。2022年度,自治区公安厅被授予拉萨南北山绿化贡献奖。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公安建设更加蹄疾步稳。锚定法治公安建设目标,积极推动西藏自治区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办法、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西藏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出台实施,健全完善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建设法治公安等10余项制度机制,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受立案”和刑事案件“两统一”改革,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力推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执法信息化建设,从严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依法履职能力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全区公安机关共有20余家单位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10余项执法操作细则被公安部评为优秀执法制度。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宣传,我区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和“法律面前没有任何法外之人、法外之教、法外之地”的意识明显增强。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警务运行效能更加稳步提升。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紧紧围绕推进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公安工作现代化目标,着力在做精机关、做优警种、做强基层、做实基础上持续发力,顺利完成公安现役部队集体转制、行业公安管理体制调整,深化人民警察分类管理、招录培养、职业保障和规范辅警管理等公安队伍管理改革,扎实推进“智慧公安”和“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拓展推进公安派出所“两队一室”“一村(格)一警”等机制模式,建立健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我区公安改革实现了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我区公安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五年来,我们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管党治警,高原公安铁军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坚持“严”的基调不变,锚定“四个铁一般”标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以简单对复杂、以干净树威信、以公平聚人心”要求,狠抓制度执行、强化制度约束,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政治教育、英模教育、警示教育等教育,全面加强队伍监督管理,一体推进“三不腐”,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了队伍忠诚干净担当本色。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持续优化并落实民警年体检制度、交通出行“三项保障措施”、警医协作“十项措施”等爱警暖警措施,加强宣传表彰激励和后勤保障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全警职业认同感、归属感明显提升。

        回顾过去,全区公安机关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担当、勇于作为,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转化为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用忠诚、热血乃至生命和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共有356名民辅警因公牺牲和受伤。西藏公安工作成绩的取得,最核心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最根本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亲切关怀,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公安机关无私援助、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各族干部群众理解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也是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共同努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支持西藏公安机关的社会各界和各族干部群众表示衷心感谢!

        展望未来,全区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工作要求,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毫不松懈保民安、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力,忠诚履行好公安机关神圣职责,努力以维护安全稳定的实际行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护航新时代我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我就通报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问题一】

        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去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下步工作将如何开展?

        自治区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巴桑  答: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去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机制办、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和公安厅党委各项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意识,以守住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为目标,以“云剑”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以预警劝阻为重点,以行业治理为基础,坚持统筹兼顾、打防结合、综合施策,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深化运用“四专两合力”工作思路,不断在打、防、管、控、治上出新招、用实招,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推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取得了“六个提升”的良好工作成效。去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018起、同比上升34.48%,抓获犯罪嫌疑人954人、同比上升42.6%,冻结资金4.13亿元、同比上升17.33%,预警劝阻79.71万余名群众、同比上升58.5%,避免群众损失4835.56万余元、同比上升321.27%,返还权属明确的被骗资金6057.03万元、同比上升20%。

        尽管一个时期以来我们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打防管控措施,但此类案件依然高位运行,违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打击治理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全区公安机关将始终把打赢反诈人民战争作为践行宗旨意识的重大举措,持续在宣传防范、精准打击、预警劝阻、追赃挽损、综合治理、协同联动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巩固和深化打击治理成效,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以实际行动为新时代我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公安新贡献、贡献公安新力量。

         近期,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刷单返利、贷款代办信用卡、虚假购物服务、虚假网络投资理财、冒充领导熟人、冒充电商客服等类型诈骗案件高发频发。在此,我们呼吁广大新闻媒体朋友们积极加强反诈宣传,着力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请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关注各类媒体账号发布的反诈防范宣传信息,主动了解各类诈骗手法伎俩,不断增强反诈防骗意识,遇事多打听、多核实,严防上当受骗;请社会各界和各行业各部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反诈工作,积极参与反诈工作,齐心协力打赢反诈人民战争。同时,我们正告那些正在参与非法开办、贩卖“两卡”等帮助以及正在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分子,立即停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问题二】

        法制日报记者提问:.

        刚才,谢祥萍副厅长在讲话中提到公安机关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工作,能否简要介绍一下五年来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

        自治区公安厅治安总队总队长 牟晓刚  答:

         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五年来,全区公安机关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聚焦“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全面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持续推出缩时减证、延时服务、办证“绿色通道”等便民利企举措,不断优化升级“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74项公安交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公民出入境证照、户籍迁移等一大批公安业务实现“全国通办”“跨省通办”,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新期盼新需求,各族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如,在“车驾管”服务管理方面,我们先后推出了10批101项“放管服”事项,包括推动“警邮、警保、警医”数据共享机制,全面推行“四个免减、一证通办”便捷高效服务,积极推行交管业务网上办理,全区设立65个县级车管所可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补换领、申领免检标志等业务。在居民身份证办理方面,我们持续深化异地受理、挂失申报、丢失招领“三项制度”建设和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跨地市通办”工作,优化“绿色通道”和身份证个人邮寄服务,缩短办证周期,从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临近高考时办证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身份证邮寄频率从原来的一周三次改为随时邮寄,实现“绿色通道”及个人邮寄的证件当天出证当天制发;推行身份证自助受理(领取)、身份证节假日预约办和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办理户口、采集身份证图像及送证上门等服务,5年来累计为老人上门办理身份证4301张,“一次办”“立即办”“预约办”“一网通办”举措有力有序推进,取得良好成效,受到广泛点赞。各地市公安机关还创新推出“工作日延时服务”“周末不打烊”等服务举措,得到了广大办证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