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央宗 王佳琦 旦增兰泽)9月4日上午,“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成就首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普珍详细介绍了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成就的具体情况,此次发布会旨在全面展示近年来西藏“三农”工作的显著成果,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会议首先介绍了今年以来西藏农牧民收入的增长情况。通过就业带动、消费促动、项目拉动等措施,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全区现有就业帮扶车间322个,吸纳农牧民就业5228人、其中脱贫人口2506人。推荐452家供应商入驻“832平台”,上传产品总数2441种,累计销售额达8919.3万元。“十四五”时期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完成率85.44%,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支出进度74.79%,超国家序时要求11.51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1元,同比增长8.4%,增速排全国第2位。2024年前三季度(2023年10月1日-2024年6月30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6002元,同比增长17.73%。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普珍
抓好“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
会议还强调了稳产保供能力的稳步提升。通过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扩草增畜行动,保障粮食安全。上半年,猪牛羊存栏1937.88万头(只)、出栏72.97万头(只),同比分别增长1.8%、32.6%;肉蛋奶产量25.29万吨,同比增长30.9%;蔬菜产量24.95万吨,同比增长9.87%。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在98%以上。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处长 徐超
守牢防返贫底线,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
将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西藏坚持“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协同推进,聚焦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将防返贫监测范围扩大到8000元以下,发挥省级防返贫监测预警及统计分析管理平台作用,新识别监测对象277户1148人,累计风险消除率77.04%。针对中央巩固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举一反三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副处长 徐子晟
强化产业振兴,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全区新增3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82家。全区注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17万家,家庭农牧场0.94万家。2793个扶贫产业项目完成清产核资、数据汇总,并形成验收报告;研究起草《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扶贫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分类指引(试行)》,促进扶贫产业项目规范管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分别达到9个、6个、28个,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已基本覆盖农牧业主导产业。上半年,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38.82亿元,同比增长21.27%。这些举措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政策法规与改革处处长 李庆军
科技改革增活力添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深化拓展农牧业科技下乡技术包报工作,选派5162名技术专家下沉一线,解决技术问题459个,服务农牧民30余万人次。建立青稞、牦牛、牧草3个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底盘芯片、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印发2024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案,明确6项重点攻关任务。同时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处一级调研员 李万里
乡村建设治理稳步推进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高原和美乡村建设。印发乡村建设年度任务清单,做好乡村建设项目库建设,建立完善高原和美乡村建设指标体系。计划实施的300个高原和美乡村已全部开工建设、完工30个,已完成户厕改造2万座、人畜分离3.49万户,分别达年度任务的88%、89%。举办全区乡村治理“积分制”推广应用培训班,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扩面至2582个村(社区),在1881个村推行“积分制”。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 旺青罗布
西藏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区农业农村厅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农牧民收入增长,补短板、提质效、抢进度,推动全区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