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的具体举措新闻发布会

用好用足用活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全力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新闻发布

时间:2024年11月22日

主题:介绍《金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的具体举措》

发布单位: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人民银行西藏分行、西藏金融监管局、西藏证监局

发布地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 旺青罗布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常委副主任、金融工委常委副书记、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 马恒

新闻发言人: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王春桥

新闻发言人:西藏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石富覃

新闻发言人:西藏证监局副局长 程茂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向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自9月下旬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降成本、稳地产、振股市、扶企业”等方面,加力推出了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为抢抓政策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印发实施了“金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的10条具体措施”。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政策进行宣传解读,以便全区各族人民群众和广大市场主体用好政策、享受政策,强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的有关情况。

    一、关于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新增政策、让利政策、延期政策、优化政策四类。

第一类新增政策。比如,实施金融提振消费行动,开展金融支持富民兴边行动,不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持续开展“险资入藏”,多渠道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用好、用足并购重组措施,引导私募基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第二类让利政策。比如,对贷款购买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不再区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统一按照15%执行。西藏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不区分首套、二套及以上)统一按西藏优惠贷款利率执行。

    第三类延期政策。比如,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的,无须偿还本金即可接续融资;对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可参照执行。将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政策及经营性物业贷款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第四类优化政策。比如,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流程、加快办理速度,原则上30天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统一规范融资担保增量奖励比例,引导和鼓励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加大普惠领域融资增信服务。重点将符合条件的在建已售,但难以交付的项目纳入融资“白名单”。精准解决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困难,引导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接我区上市后备企业。

    二、关于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的特色亮点

    具体来讲,有3个方面的鲜明特点。

    第一,站位“高”。近期中央出台实施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迅速安排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配套措施,主动作为、自我加压,全力以赴抓好各项金融增量政策承接落实。

    第二,指向“明”。在中国式现代化新西藏实践中,自治区党委、政府首先想到的、一直挂念的是全区各族人民和广大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始终把解决融资问题当成各级政府的心上事,结合政府所能、市场所需,打出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的组合拳,最终目的是让群众和企业受益、得实惠。

    第三,措施“实”。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在藏上市融资可以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和“一企一策一专班”跟踪服务。间接融资方面,当前西藏贷款利率保持全国最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也是全国最低,在藏市场主体融资成本远低于区外。

    三、关于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的落实执行

    一是用心服务。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围绕政策落地落实,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融资的获得感、便利度。

    二是免申即享。严格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类惠企政策,持续完善“精准推送”和“直达机制”,所有政策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无需申请、无需填表,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确保企业无障碍享受政策。

    三是严明奖惩。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政策的权威性和有效性,金融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反映的金融机构不落实、慢落实、加码落实、打折落实政策的行为,发现一起、曝光一起、查处一起,真正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步”。

    落实好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除了发挥好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还离不开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希望各位新闻媒体朋友持续关注、广泛宣传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在新闻媒体大力支持下,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一定能在雪域高原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为中国式现代化新西藏实践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撑。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在优化间接融资环境方面,如何更好发挥融资担保作用,缓解小微、民营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题?在优化直接融资环境方面,如何发挥特殊优惠政策的引领作用,助力实施“格桑花行动”?

    西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常委副主任、金融工委常委副书记、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 马恒答:

    首先,我代表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向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西藏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优化间接融资环境方面,主要是做优做强融资担保西藏融资担保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前景巨大。近期,我们会同财政部门出台并落实《西藏自治区政府性融资担保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持续推动融资担保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组织,完善“尽担”的体系。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改革,初步建成国家、自治区、地(市)三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和四级风险分担机制,实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地市全覆盖、业务县区全覆盖。

    二是强扶持,提高“能担”的能力。出台实施《西藏自治区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降费奖补、增量奖励等一揽子政策,强化政策兑现,为融资担保机构发挥作用加油鼓劲。

    三是明责任,增强“敢担”的意愿。出台实施《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明确了免责情形、核定程序等,建立实行企业融资担保“白名单”“黑名单”制度,督促融资担保机构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开拓业务。

    四是优环境,提高“快担”的效率。优化监管服务,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坚守准公共产品定位,深化银担合作,简化业务流程,创新开展无抵押纯信用担保、园区e贷、金信e担、见贷即担等产品和服务,融资担保业务跑出“加速度”。

在优化直接融资环境方面,主要是用好资本市场主推企业上市

实施企业上市“格桑花行动”,已上升为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战略任务,也是全区金融工作的主打品牌,意在以花喻企、花开高原,展现格桑花“美”的愿景、彰显格桑花“强”的动力、承载格桑花“新”的希望,让“格桑花”灿烂绽放、花满高原,以资本市场活水灌溉高原经济。概括起来,企业进藏发展上市优势有“四个好”。

    一是时机好。在中央特殊关心、全国鼎力援助下,西藏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企业进藏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政治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等叠加释放,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二是政策好。在藏拟上市企业,独享中央赋予的“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该政策的显著特点是不排队、不等待,西<span class="sensitiveWord"><span class="illegalWord">藏独</span></span>有),可叠加享受贷款利率低(比区外低200BP)、税率优惠(企业所得税率低至9%)等政策,不受招商引资政策,这些在全国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在规范各地政府单独出台招商引资政策的背景下,对于欠发达、地方财力较弱但有后发优势和中央特殊优惠政策加持的西藏来讲,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就显得更为独特、更为稀缺、更为管用),让企业在藏留得住、扎下根、发展好、能上市。

    三是环境好。采取一系列超常举措,基本建立“格桑花行动”品牌标识、组织机制、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高位打造拉萨金融商务区,并作为“格桑花行动”企业总部的主要承载区,对拟迁入西藏企业问题优先解决、诉求优先满足、要素优先保障,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

    四是服务好。在内地,企业上市主要是企业自己的事;而在西藏,企业上市主要是各级政府关心支持、全力推动的大事,还享受各级政府贴心周到的服务,“一企一策一专班”为企业迁入西藏、培育发展、上市融资提供全周期、全流程、专业化服务,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满意指数”,让“格桑花”灿烂绽放、花满高原。

因时间关系,我就回答这么多,谢谢大家!

    【问题二】

    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请问这些增量政策在我区贯彻落实情况怎么样?

    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王春桥答:

    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及有关部门迅速行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人总行决策部署,结合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实际,有力推动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落实落地。

    一是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为更好支持城乡居民刚性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西藏金融机构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将不再区分首套、二套及以上住房,目前已经明确我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一为15%,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和意愿,与客户协商确定具体的首付比例水平。

    二是批量调整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对存量房贷(不区分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实行批量调整,在西藏优惠贷款利率基础上加点执行的存量房贷,将其利率统一调整为该笔房贷上一个重定价日确定的西藏优惠贷款利率。商业用房(含商住两用房)贷款不再此次政策调整范围。逾期贷款、不良贷款原则上不参加存量房贷利率调整。10月14日,西藏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倡议,明确了存量房贷调整的具体内容;各商业银行同步发布了公告,明确了存量房贷调整操作细则。以LPR为定价基准参考的存量房贷利率已于10月31日前批量调整完毕。若逾期贷款、不良贷款的借款人想参加调整,可与银行当面协商,达成一致后再按相应规则调整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前应计利息仍按原合同利率执行。对于固定利率存量房贷及以贷款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贷款,需借款人向贷款银行提出申请确认调整方式后并进行房贷利率调整。

    三是明确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执行标准。取消实际操作中新发放的二套及以上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西藏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不区分首套、二套及以上)统一按西藏优惠贷款利率执行。

    四是完善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量房贷利率超过新发放房贷利率一定幅度,银行机构自动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房贷利率重定价周期由原来不低于1年调整为三个月、六个月或一年。

此次存量房贷批量调整后,西藏房贷利率执行西藏金融机构优惠贷款利率政策,没有加减点,基本上不需要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调整。西藏金融机构执行的优惠贷款利率与全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高度联动,重定价周期不一定越短越合适,在贷款利率下行周期内,重定价周期越短,可越快享受新调低的LPR;反之,在贷款利率上行周期内,重定价周期越短,将更快执行新调高的LPR。因贷款结清前,只能有一次调整重定价周期的机会,所以建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慎重选择。

    此项政策,西藏主要金融机构已于11月7日发布公告,明确了贷款重定价周期变更的方法和渠道,需要借款人向银行机构提出申请后变更。

    五是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期限。2023年以来,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金融16条”、经营性物业贷款这两项政策,房企存量融资展期、经营性物业贷款等阶段性政策2024年12月31日到期。为更好的满足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需求,目前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已同步将支持房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政策及经营性物业贷款有关政策的适用期限,统一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六是同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再贷款本金报销比例。对于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要求的贷款,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其贷款本金报销比例从60%提升到100%,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城市政府选定的地方国有企业(非融资平台)发放保障性住房收购贷款或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用于以合理价格收购房地产企业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此项政策面向21家全国性银行机构,统一执行人民银行总行规定。目前,我区各地市政府还未选定具体的企业和项目,人民银行西藏分行将根据自治区政府统筹安排,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融资对接,促进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在我区落到实处。

    七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10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4〕190号),创设了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用于引导金融机构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回购增持其上市股票。人民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第一时间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西藏监管局、西藏证监局转发此通知,并要求符合条件的银行积极摸排上市公司融资需求。上市公司基本账户开立行作为主办银行,积极宣传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相关政策,全面摸排全区没有退市风险警示的21家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需求,初步研判债务履行能力和合规经营情况。各行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主决策发放贷款的条件及是否发放贷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谢谢大家!

    【问题三】

    中国网记者提问:

    我们注意到近期国家关于小微企业的融资方面出台了很多的支持政策,金融机构也加大了服务力度。小微企业的融资呈现出了量增面扩价稳的态势,但同时部分小微企业也反映他们在融资方面依然存在着堵点和卡点,想请问西藏金融监管局的石局长,有没有什么针对性的措施?

    西藏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石富覃答:

    谢谢你的提问。小微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稳定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目前西藏需要解决的是融资难和信贷覆盖面不足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从建立新机制和优化好政策两个方面入手,落实好中央政策,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

    第一个举措是建立新机制,就是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我主要从“谁来做”“怎么做”“预计目标”三个维度来介绍。主要是金融监管部门会同自治区发改委等11个部门,建立区市县“三级协调”工作机制,联动各级部门和银行组成工作专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走访企业、摸排资金需求,形成资金需求“推荐清单”,主办银行要调集全行资源,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收齐企业申请材料30日内作出是否授信的决定,力促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互惠互利目标,重点提升首贷户率和信用贷款率。可能大家也留意到,11月20日上午,我们已经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铺展开来。

    第二个举措是优化好政策,就是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所谓“无还本续贷”,就是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可以申请续贷,无须偿还本金即可接续融资。得益于中央的特殊金融政策,西藏的融资成本比内地更低一些,应该说“融资难”问题相对突出一些。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续贷政策进一步优化。

    一是扩大续贷对象。将续贷对象由原来的部分小微企业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将续贷政策阶段性扩大到中型企业(期限暂定为三年,也就是对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都可以参照小微企业的续贷政策)。

    二是调整风险分类标准。对依法合规、持续经营、信用良好企业的贷款办理续期,不因续贷单独下调风险分类,减轻风险资产压力,鼓励银行多放贷。

    三是完善尽职免责机制。我们将细化尽职免责情形,这个主要是要解决基层信贷人员开展中小微企业授信业务的顾虑,放下包袱,努力形成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中国网记者提问: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扩大内需战略,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自治区也提出了打好“恢复扩大消费攻坚战”,想请问西藏金融监管局的石局长,金融监管在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发力?

    西藏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石富覃答: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扩大内需战略,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自治区也提出了打好“恢复扩大消费攻坚战”,想请问西藏金融监管局的石局长,金融监管在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发力?

    【问题四】

    西藏商报记者提问:

    结合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我区在促进上市公司发展和服务企业上市过程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西藏证监局副局长 程茂军答:

    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区资本市场发展的关心支持。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修订了50多项制度规则,与新“国九条”一起形成了“1+N”政策规则体系,资本市场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贯彻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近期中国证监会又相继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结合我区实际,前期我局起草了落实的相关工作细则,全力推进各项政策举措在我区落地见效,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对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

    促进上市公司发展方面。一是推动并购重组提质增效。通过开展走访上市公司、现场培训等方式摸清我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意向,鼓励上市公司特别是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用好、用足“并购六条”,结合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和我区产业发展优势,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二是推动提升投资价值。鼓励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增持、现金分红等方式,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今年以来,我区9家上市公司回购6.55亿元,17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32.24亿元,创历史新高。三是推动上市证券公司“长钱长投”。引导证券经营机构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目前东方财富证券已决定通过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向市场注入不超过20亿资金。

    服务企业上市方面。我局立足职责定位,积极配合开展好“格桑花行动”计划。一是推动企业提高申报质量。压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第一看门人”责任,让监管“长牙带刺”,防止“带病申报”。二是强化沟通汇报。及时向自治区党委、政府汇报资本市场监管、发展、改革等重大政策事项。同时加强与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促发展合力。三是提高服务水平。自主或联合沪深北交易所,对上市后备企业开展政策宣讲,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上市观,根据行业属性引导其找准板块定位;提出公司治理、财务规范等方面建议;协助筛选优质企业进入上市后备资源库。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