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专题 > 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发布会 > 最新发布

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累计荣获各类表彰200余次

2024年11月30日 19:3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 旺青罗布

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政治部主任 刘成刚

本网拉萨11月29日讯(记者 次仁央宗 旦增兰泽)2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在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1984年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建队以来,全体指战员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实现了布达拉宫40年“零火灾”的骄人业绩。累计荣获各类表彰200余次,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201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大队“布达拉宫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2024年9月,大队再次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处长 胡景川

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始终保持“一失万无”的高度警觉,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的功能作用,确保了布达拉宫40年“万无一失”。一是织密“人防”监测网。大队指战员用“眼看、手摸、鼻闻、仪器测”等方式,检查识别电气线路绝缘是否老化、酥油灯罩是否发烫、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入驻至今,指战员走过的检查路相当于绕地球3圈半。大队还构建起“消防+N”无缝衔接的联合监管模式,确保布达拉宫18个网格、54个基本单元、33个殿堂每天既在消防指战员无缝隙的专业守护下,也在相关责任人就近就便的巡查范围内。二是做实“物防”升级版。布达拉宫内固定设置的酥油灯数量多、灯芯多、火源多,特别是供灯房内酥油灯集中摆放、集中燃点,火灾风险较高,大队动员外迁供灯房单独设置在布达拉宫外,有效消除了火灾隐患。不仅如此,大队还创造性推出仿真干电池酥油灯代替明火酥油灯,专门设计“酥油灯防火池”“酥油灯防火罩”。三是加装“技防”数据链。大队依托西藏自治区高原火灾科学重点实验室,积极开展火灾预防科技创新,参与完成“文物建筑智慧消防预报警系统研究”等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并在其他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推广应用。同时,标准化实施智慧用电、火焰视频监测等“智慧消防”建设,积极构建“风险实时预警、防消一体处置、部门多维联动”的智慧防控体系。

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政治部副主任 李蕃

大队始终把各族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多思一层、多做一点、多走一步,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立足岗位实际,践行为民服务初心,志愿组建“雪域蓝焰·服务驿站”。驿站组建以来,在消防宣传、游客救助、便民利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大队坚持将驿站作为消防宣传阵地,免费发放各类消防宣传资料,义务为群众和游客传播安全知识、讲授逃生自救技巧等。40年来,大队先后帮助高原缺氧、小孩走失、钱物遗失、迷路等群众和游客13万余人、转移救助危重病游客1100余人,收到感谢信300余封、锦旗200余面。1994年,大队设立“爱心基金”,与拉萨彩泉儿童福利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先后捐款捐物20余万元,帮扶孤残儿童160名。

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 罗布次仁

据悉,40年来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通过建强指挥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加快战斗力生成,确保救援能力再强化,努力在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上“走前列”;通过深化基层治理、靶向治理、依法治理,确保安全环境再改善,努力在推动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上“走前列”,全力保护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任编辑:次仁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