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旦增兰泽 摄
本网讯(记者 罗宗 旦增兰泽)2025年4月25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科技厅、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西藏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副处长旺青罗布。记者 旦增兰泽 摄
发布会上,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聂大可介绍了2024年西藏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成就。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全区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专利申请量达到4342件,同比增长24.6%;发明专利申请836件,增幅高达33.8%。授权专利2308件,其中发明专利366件,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1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商标注册申请量1.16万件,核准注册6637件,有效商标注册量达6.69万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有效注册量150件。
发言人: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聂大可。记者 旦增兰泽 摄
2024年是专利转化运用三年专项行动的攻坚之年,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制定《西藏自治区促进专利转化运用10条措施》,盘活高校存量专利400余件,遴选14件高校潜在高价值发明专利实施开放许可声明。同时,培育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13家入库企业平均营业额超5500万元,平均有效专利拥有量8.9件。全年专利转让许可交易次数增长 49.4%,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超1800万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以岗巴羊、当雄牦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建立两级工作体系,打造四大体系。地理标志产品(岗巴羊)可持续发展白皮书发布,当雄牦牛在惠民销售活动中表现出色,日销售量突破5000 斤,日销售金额超18万元,充分体现了地理标志对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
发言人: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马兵钢。记者 旦增兰泽 摄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兵钢分享了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自2016年设立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以来,我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区5家认定登记机构累计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174例,合同成交总金额42.89亿元,其中2024年413例,合同成交金额14.79亿元。2023年拉萨高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被评为“全国优秀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
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同样取得新进展。2024年联合多部门出台《西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和《西藏自治区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方案》,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短板,从15个方面完善政策措施。2025年拟选取3-5家单位开展赋权试点改革,探索建立相关制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发言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程晓盈。记者 旦增兰泽 摄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程晓盈介绍了高职院校促进知识产权转化的经验。学院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培育和转化,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与科创平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政行校企交流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设相关课程与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组建团队,推动知识产权转化。
对于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和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这一主题,聂大可解读其强调了知识产权对音乐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以及实现跨行业创意协同与经济增长的意义。他还以日喀则市拉孜县扎念琴为例,介绍了西藏特色知识产权成果。扎念琴制作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畅销全国,成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典范。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记者 旦增兰泽 摄
此次新闻发布会,展现了西藏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也为未来知识产权工作指明方向,相信西藏知识产权事业将为高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