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6月30日
主题: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边疆民族地区党校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育才献策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
发布地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大厅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 杨正林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主发布人) 房玉国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王国文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 史云峰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热 旦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全区党校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有力指导下,全区党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重要论述,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聚焦“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边疆民族地区党校”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改革创新,赓续传承、奋楫笃行,走出了一条符合西藏特殊区情的建校兴校强校之路。
2025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承载着区党委的关心支持,全区党校始终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积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育才献策。下面,我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全区党校办学治校工作情况:
在坚持量质并重,提升办学水平方面
首先是突出主题主线。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主题主线,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区党校总课时平均占比达到50%以上,专题年度更新率达到15%以上,形成了既突出党校干部教育根本要求,又具有西藏特色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3+1”课程体系。
其次是创新方式方法。采取联合办班、异地培训、VPN远程教学等线上线下一体化办学模式,高标准举办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研修班、专题研讨班、师资培训班五大类班次,重点抓好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专题培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农牧民党员教育等特色培训。2024年,自治区党委党校培训学员首次突破1万人次,地市党校平均培训学员达5000人次,县级党校平均培训学员2000人次。
第三是打造精品课程。联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打造四级党校“同备一堂课、共研促成长”集体备课品牌,《新时代弘扬“两路”精神》等课程入选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深入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等4门课程被评为全区党校系统样板课。自治区党委党校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获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六届教学管理优秀奖。地市党校、县级党校共有4家单位被评为全区党校系统教学管理优秀奖。
在坚持聚焦中心,加强科研咨政方面
首先是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自治区党委党校每年牵头制定全区党校科研和决策咨询课题指南,建立校领导点题、智库专家出题、学员带题、自主设题相结合的选题机制,大力争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内地省级党校对口援助帮扶,增强科研选题的针对性和精准性。2021年以来,立项国家级课题、全国党校课题等103项,课题结项率达到90%以上。
其次是提升决策咨询水平。聚焦当代西藏重大实践问题,自治区党委党校制定区情大调研活动方案,地市党校采取“市县党校+业务部门”等联合攻关模式,开展应用性、对策性研究。2021年以来,共立项决策咨询项目46项,报送《送阅件》109篇,其中4篇获自治区领导肯定性批示,24篇获地市领导肯定性批示。3篇决策咨询成果荣获国家民委年度信息特等奖,在中央办公厅信息、《北大智库要报》刊发。
第三是加强理论研究阐释。组建“重大节点理论热点”、“区域经济”等10个学术团队,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聚焦理论创新,贡献学术力量。2021年以来,在各级刊物发表理论、学术文章920余篇,其中《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核心期刊30余篇,20余篇论文入选“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理论研讨会”、“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活动。
在坚持引育并举,优化人才队伍方面
首先是完善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自治区党委党校开展分类制改革,实施首次岗位认定和岗位聘用,推动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教师评聘机制。地市党校平均新增内设处、科室1.7个。县级党校平均新增编制1.5个,内设机构、教研室1.3个,实现机构设置、编制安排全覆盖。
其次是扩大急需人才招引规模。2021年以来,全区党校采取遴选、考录等方式,共招引79名优秀人才。地市党校、县级党校教职工分别平均增长25%、79%。全区党校聘请兼职教师1000余人,人才队伍建设正朝着年轻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三是加大骨干队伍培养力度。从2023年开始,自治区党委党校选派3批9名优秀教师、干部到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山南市加查县安绕镇等挂职锻炼。全区党校共选派310余名教师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参加师资培训,讲师及以上专职教师培训率已超过90%。全区党校通过职称评审,新增高级职称教师1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21人、讲师73人、助理讲师140人。目前,共有国务院特殊津贴、“高原文化名家”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7人,逐步构建起多层次、递进式人才孵化体系。
在坚持系统建设,强化办学保障方面
首先是完善业务指导机制。时隔8年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区党校工作会议,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区党校(行政院校)工作的若干措施》,建立自治区党委党校领导班子联系地市党校工作机制,对地市党校、县级党校开展办学质量评估,大力提升办学治校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其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党校“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到位6.5亿元,规划内子项目已经建成22个、正在建设4个,不断补齐配套设施短板。
第三是提高后勤保障效益。按照管理制度化、保障精细化、监督规范化要求,全力打造“自主管理+服务外包+全员监督”三位一体的后勤保障模式,为教职工和学员提供“放心、安心、舒心”的后勤服务。目前,自治区党委党校具备同期培训500人,地市党校具备同期培训400人的食宿保障能力。
风正好扬帆,奋斗正当时。全区党校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新起点、新征程,聚焦主责主业主课,深化教研咨改革创新,主动发挥学习引领排头兵、干部培训主渠道、思想理论主阵地、决策咨询新型智库作用,积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藏实践贡献新的力量。
我先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
西藏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
刚才提到,党校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谢谢!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王国文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干部教育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全区党校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将其贯穿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具体来讲:
牢固树立“一体化”教学理念。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专题研讨班、师资培训班等重点班次、特色班次。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室”,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教学比重。在学制一个月及以上班次,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单元;在学制一个月及以下班次,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专题课程,做到“长班有单元、短班有专题、班次全覆盖”。
精心打造“贯通式”课程体系。按照“总论—分论—特色”的基本思路,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等5个教学单元、482个教学专题。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动态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大纲,打造“习近平总书记西藏情”等现场教学精品路线3条,谭冠三纪念园、乃东博物馆等现场教学点55个,张国华前线指挥部等爱国主义党性教育和现场教学基地7个,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全讲准、讲深讲透。
聚力编选“全口径”优质教材。出版《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教学大纲》,编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系列重要论述》、《“老西藏精神”内涵与时代要求》等通用教材、专业教材、本土教材,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援助帮扶党校积极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资本论》导读”等200余份精品讲稿、优质视频课程,37万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辅导教材,推动教材供给与培训需求精准匹配。
谢谢!
【问题二】
中国西藏网记者提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请您介绍一下,全区党校在落实基本培训要求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教务部主任 史云峰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2024年1月22日召开的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会议已经部署了“基本培训”这项任务。自治区党委党校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参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做法,制定《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基本培训方案》,并指导地市党校形成《全区地市党校、县级党校基本培训方案》,组织召开全区党校基本培训工作推进会议,确保基本培训要求在地市、县区两级党校同质等效落实。具体来讲:
构建规范化班次体系。坚持把规范性作为贯彻基本培训理念的首位要求,大力开展自治区党委党校示范培训、地市党校集中培训、县级党校定点培训,将应训干部都纳入培训范围。通过将中青班学制由110天压缩至90天,新增县(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进修班、人口人心人才工作专题研讨班,逐渐将一个月以上主体班次纳入异地培训范围,推动培训导向从资源主导向需求匹配转变。
构建系统化内容体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教育方面,在各类班次设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教学单元,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推行经典理论“读、思、问、谈、写”五步学习法,引导学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党性教育方面,用好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办公处旧址暨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廉政警示教育展等现场教学点,健全“专题报告会+现场教学+党性分析”的党性教育链条。履职能力培训方面,采取团队行动学习法,聚焦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学员选题、教师指导,进行专题实践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组织答辩,帮助学员弥补能力短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以“专题讲授+案例解析+现场体验”的多元化教学组合方式,系统展示党的民族政策演进历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及地方实践案例,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共同体理念。
构建多元化方法体系。建立全员覆盖、全程参与的教学督导机制,提升教学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以“形势与任务报告会”“求是讲堂”等形式,加大领导干部上讲台力度,2024年全区党校共邀请区内外领导、专家、学者1000余人次进行授课,把政策解读、鲜活实践融入党校课堂。
谢谢!
【问题三】
西藏青年报记者提问:
刚才提到,县级党校分类建设,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情况,谢谢!
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办公室副主任 热 旦 答: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全区县级党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听得懂、易于接受的语言,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基层一线和农牧民群众之中去。尤其是墨脱县委党校创新“1+N”教学模式,打造“六点三线”红色强边工程的经验做法,2021年12月受到王君正书记的充分肯定。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全区县级党校建设起步较晚,整体还面临专职教师不足、硬件建设滞后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下步加强县级党校分类建设,我们的主要考虑是:
加强顶层设计。自治区党委党校牵头对全区县级党校的教学、科研、师资、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县级党校根据各自基础和特长开设不同班次,利用好现有办学资源。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十五五”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县级党校分类建设,使县级党校落实基本培训更加有力、人才队伍更加充实、硬件设施更加完备,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开展分类建设。为解决西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导致的培训难题,在不改变现有地市党校、县级党校设置和领导体制前提下,综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党员干部数量、党校工作基础、培训资源禀赋等因素,优化县级党校办学格局、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针对偏远牧区、边境地区等人口分散的地方,设立流动党校,定期组织教师送教上门,开展巡回培训;打造网络党校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在线课程、直播教学等服务,实现培训的实时性和便捷性。
实施“四大工程”。在巩固拓展县级党校现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全面推行基本培训为抓手,实施教学培训提质、科研咨政提效、师资队伍提能、办学保障提标“四大工程”。自治区党委党校牵头,为县级党校提供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指导县级党校形成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分量、有特色的科研咨政成果,确保县级党校专职师资力量与党员干部培训任务相匹配,力争在“十五五”末重点解决县级党校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问题。
谢谢!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