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一场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5年7月24日
主题: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
发布单位: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
发布地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传播处处长 杨正林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刘成刚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处长 胡景川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办公室副主任 郝阁明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新闻宣传处干部 张哲
主持人好,大家上午好。根据安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治区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西藏消防救援队伍是一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队伍。1961年,西藏首支消防队组建成立。60多年来,这支传承着红色基因、赓续着红色血脉的队伍,先后经历8次体制改革,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消防救援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历代消防人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牢牢把握区情灾情,斗烈火、战洪涝、抗地震、化危机,持续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水平,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挑战,全面优化消防安全环境、守护民生民安。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自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标志这支全新的人民队伍举旗定向、踏上征程。
——60年来,消防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坚持把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摆在首要位置,全力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维护公共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聚焦“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要求,推动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消防安全委员会,推动消防安全系统整治融入地区重大战略和民生工程一体落实,依法督促本行业、本系统相关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联合行业部门开展标准化管理,压实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和经营主体防火责任,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加主动的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消防安全治理格局初步构建。
——60年来,消防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我们持续深化消防执法改革,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职责顺利移交,“双随机、一公开”(即:检查对象随机确定、执法检查人员随机选派,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监管全面铺开,承诺制管理、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新模式逐步建立。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挂牌成立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修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西藏自治区火灾高危单位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消防设施管理办法》等4部地方政府规章,制订《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评估规范》《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等4部地方标准,推动出台《西藏自治区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等15份规范性文件,消防安全治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60年来,防范化解火灾风险成效显著。我们坚持“抓大防小控新”一体推进,聚焦各类火灾高风险领域,持续开展重大火灾隐患起底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能力提升日”活动,修订完善总队优化营商环境12项措施,建立健全“警消联防”“边消共防”等协作机制,高效遂行关键节点、重要时段消防安保任务。同时,紧盯文物古建筑,研发应用双光电智能火灾探测系统,建立并坚持“铁脚板+防火墙+大数据”的监管模式,持续加大“七项新措施”[ 应用干电池酥油灯、配设酥油灯“防火池”“防火罩”、供灯房外迁、煨桑炉改造、集中炊事、电气监测、火焰视频监测]的推广应用力度,有力消除一大批消防安全隐患,全区连续22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各族干部群众的消防安全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60年来,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大幅提升。我们积极适应“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近年来围绕西藏“震山水雪”[ 地震、山岳、水域、冰雪]四类重点,持续优化人员编组、器材编配、力量编成,按需组建国家高山救援队和9个类型、65支专业救援队,科学划分藏中、藏东、藏西三个联调联勤联战协作区,配套建立跨区域投送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一短三快”(即:接处警时间短、出动快、到场快、展开快)初战机制改革和“一体化”战备值班值守、执勤训练试点工作,与16家部门建立会商研判、预警响应机制,与社会应急力量和大型企业建立联勤联动联保合作关系,高标准建设山岳救援实战化训练基地,在一系列高精尖装备和技战术打法的支撑下,队伍成功应对处置了金沙江、雅鲁藏布江特大山体滑坡和定日6.8级地震等重大灾害事故,大应急体制下的综合救援能力充分彰显。
——60年来,消防安全基础建设全面提档。1965年,西藏仅拉萨市设有4个消火栓、1个消防队。消防救援事业发展至今,全区已建成市政消火栓7000余个,建成104个城市消防站,相继建成7个真烟真火训练设施,9个特勤地震倒塌、黑暗环境、心理行为训练等设施,全区队站基础训练设施达标率94.7%,特勤站软硬件设施达标率97%。同时,我们紧盯事业发展的短板弱项,大力推进57个全国重点镇和常住人口超过1万人的乡镇建设政府专职消防队,目前工作职责基本涵盖了城乡和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以及洪涝、地震、建筑坍塌、危化品泄漏等灾害事故处置的各个领域。
——60年来,高原消防队伍形象深入人心。我们坚持把“两个至上”(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把保民平安作为最大政绩,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消防安全问题。60年以来,广大消防指战员面对急难险重的应急救援任务,始终奋斗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特别是改革转制后,队伍各级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以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身份担当,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区队伍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283项。比如,布达拉宫消防救援大队入驻40年“零火灾”,获评党中央、国务院首次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向巴朗加、宾守朋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还有获评“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的安多县消防救援大队、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桑珠孜区消防救援大队,等等。这些先进典型如一面面旗帜、一盏盏明灯,引领着一茬又一茬的消防救援指战员挺立起推动事业前行的精神桅杆,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面对党和人民的新期盼、新要求,全区消防救援队伍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引,肩扛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神圣使命,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核心职能,持续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广大消防救援指战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练就过硬本领,严守铁的纪律,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问题一】
西藏日报记者提问:
我们大家都知道,西藏消防队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能否介绍一些有关情况?
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办公室副主任 郝阁明答:
谢谢您的提问。1965年,全国公安消防民警中小队长以下的人员实行义务兵役制。在此后的60年时间里,这支队伍先后经历了消防民警由军队代管、纳入武警部队编制序列等多次体制变革。2018年,队伍踏上改革建设发展新征程,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回首过往,我们从最初的1个消防队、3台消防车,到消防队站市区、县区“全覆盖”,再到现在的9个类型、65支专业队和上千辆执勤消防车、20余万件(套)装备器材“齐上线”,基层基础建设在“一年一个样、十年大变样”中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转制后,我们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应对全灾种转变,面对年均增长21.4%的接出警任务,着力构建本领高强的救援力量体系、高效顺畅的救援指挥体系、服务实战的保障支撑体系,有效应对处置了西藏定日6.8级地震、昌都丁青县山体滑坡等急难险重任务。可以说,西藏自治区成立的60年,不仅是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深刻变革的60年,也是西藏消防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换羽新生、发展壮大的60年。谢谢。
【问题二】
中国网记者提问:
能否介绍一些,消防队伍在提升各族干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上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新闻宣传处干部 张哲答: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各类宣传阵地的作用,注重运用充满“糌粑味”“酥油香”的语言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建强总队、支队两级全媒体中心,扎实推进1个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6个市级、70个县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和7处消防主题公园建设,组建三级“雪域蓝盾·消防宣传教育讲师团”线上线下开展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寺庙的“六进”宣传活动,在旅游景区、网红打卡点设立85处“雪域蓝焰·服务驿站”,推出“牛叔带小央一起学消防”藏汉双语系列科普动漫和“雪域消防说”科普视频,举办消防科普讲解大赛与消防文创作品大赛,以生动多元的形式普及消防知识、传播安全理念,紧盯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与区内主流媒体加强协作,开设消防专版专栏,构建“党校+消防”宣传教育新模式,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党校各类班次课程中,不断扩大消防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影响力,各族干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全面增强。
谢谢。
【问题三】
西藏青年报记者提问:
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牵头开展了系列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有力稳控了社会面消防安全形势,能否介绍下相关情况?
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防火监督处处长 胡景川答: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紧盯群众身边安全隐患,以安全监管全过程、风险防治全方位、责任落实全闭环为主线,务实扎实推进电动自行车、消防“生命通道”、动火作业、保温材料等4个全链条整治,有力有效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一方面是专班专办。作为召集人单位,我们统筹运行工作专班,整合公安、经信、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专人专业专责推进整治工作;统筹安排节点任务,每月分类制定《任务清单》,项目化、指标化聚焦聚力重点目标任务;统筹调度督导落实,不间断向各地市和各部门发送警示、通报、督办。
另一方面是联动联管。针对电动自行车,围绕销售、改装、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环节,组织16家行业部门分工协作、分域落实,既有力整治“进楼入户”等违规停放充电问题1.9万处,集中销毁非标电动自行车108台,又大力建设充电端口5.1万个,与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配建比达1:3.4,群众充电全部执行“居民电价”,整治以来全区未发生一起有影响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针对消防“生命通道”,着眼占堵通道易反复的问题,会同11家部门发文建立执法协作长效机制,滚动摸排各类场所,实施部门联合惩戒14起。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对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组织6部门常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成立联合检查组383个,出动2100余人次,拉网式排查整治问题隐患4520处。
第三方面是群防群控。紧紧依靠全区厚实的基层治理基础,强化“消网”“消警”“消边”融合,发动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和公安派出所、便民警务站、边境派出所等基层组织,就近就便参与消防安全整治;指导各乡镇消安委、乡镇消防所和乡镇消防队,积极开展“敲门除患”行动,向全社会公布违规动火典型案例,引导群众争做基层消防安全“吹哨人”,提升群众自防自救能力。
第四方面是智能智防。借力“智慧消防”建设赋能专项整治,在重点文物古建筑和重要街区安装消防车通道占用报警视频监测系统,在各类高层建筑安装电梯智能阻车系统,有效提升了消防安全治理的科技化、智能水平。同时,积极推动动火作业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力求通过“扫码开机”“一机一码”等技防措施,从源头强化监管、扎紧防线。
下一步,西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将持续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统筹组织、指挥协调、调度通报、督导督办,全力推动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持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谢谢。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