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
本网讯(记者 唐朕 旦增兰泽)8月18日上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九场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大厅召开,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尹李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十项民生实事相关情况。
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新闻办主任 坦妮娅
十次党代会以来,西藏自治区每年将财力的8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2024年民生支出达到245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4%,规模和占比均创新高。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年初预算安排148亿元支持实施28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自治区追加实施10件民生实事,既是进一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务实新举措,也是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民生“大礼包”。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财政厅党组书记、副厅长 尹李峰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民生实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10件。
第一件实事是建立新生儿免费参加医保机制。从今年起,西藏全面建立新生儿免费参加医保机制,对2025年1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新生儿,按规定办理西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的,出生当年及次年的个人医保缴费,由财政按最高档次全额资助,个人无需缴费。每年惠及约5万个孩子,减少家庭保费支出约3000万元,能够为每个孩子提供每年最高20万元的医疗保障。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梁庆
第二件实事是建立0—3岁育儿补贴机制。结合国家统一部署,我区从今年起全面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对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按照每年3600元标准发放育儿补贴,将惠及约17万婴幼儿,仅2025年就能减少家庭育儿支出约6亿元。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武
第三件实事是建立孩子“一口好牙”关爱机制。从今年起,安排财政资金为全区8—11岁的儿童免费提供牙齿窝沟封闭服务,惠及约18万名儿童,每年减少家庭口腔医疗支出约2000万元。
第四件实事建立低收入困难家庭取暖补助机制。我区近年来全力改善群众取暖条件,今年将进一步建立低收入困难家庭取暖补助机制,按照每年1800元的标准向困难群众发放取暖补贴,将惠及6.6万户低保家庭和700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每年将减少低收入困难家庭取暖支出约1.3亿元。
第五件实事是建立寄递包裹惠农补助机制。“邮费高”“不包邮”一直是我区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堵点和痛点。今年我区全面加强农牧区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自治区财政将配套建立寄递包裹惠农补助机制,对基层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寄递包裹予以补贴,群众呼吁多年的“包邮西藏”将逐步变成现实。
第六件实事是提高群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标准。从今年起,我区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把赔付标准由6万元大幅提高至15万元。
第七件实事是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在年初将财政补助标准按每人每年提高240元的基础上,我区将进一步增加财政补助标准120元,使每人每年补贴达到3540元。按照当前领取待遇人员约32万人计算,每年将提高群众基础养老金水平约1.14亿元。
第八件实事是提高高海拔地区干部职工体检和取暖补贴标准。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我区将适当提高高海拔地区干部职工体检和取暖补贴标准,支持广大干部职工更好履职奉献。
第九件实事是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和消费券。为进一步协同推进促消费和惠民生,今年我区将向每名困难群众发放500元现金和500元消费券,消费券只要在当地定点商超购买米面油、棉被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可以全额核销,让困难群众更好享受国家促消费政策红利。
第十件实事是为特殊贡献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西藏将向十八军老同志、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特殊贡献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以此传递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对他们的崇敬与感激。
上述10件民生实事,预计需新增投入资金约20亿元,财政部门将通过压减其他一般性支出筹集资金,这也是“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实实在在的体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