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马培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构建和谐美丽新西藏贡献力量

2017年06月28日 10:0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马培华在藏调研时指出

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为构建和谐美丽新西藏贡献智慧力量

本网拉萨6月27日讯(记者 丹增平措)6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理事长马培华,深入拉萨和林芝两地,重点就我区温暖工程国家通用语言项目等工作调研。

区党委常委,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区党委统战部部长旦科;区政协副主席、区工商联主席阿沛·晋源分别陪同。

马培华一行先后来到西藏中华职教社项目合作单位西藏现代服务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西藏吉萨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林芝分校,代表中华职教社、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亲切看望学校师生和工作人员,深入学校实训场地、国家通用语言培训教室和各科目技能培训场所,认真听取学校办学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温暖工程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由中华职教社和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联合实施,该项目旨在以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为切入点,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帮助少数民族劳动者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提高就业技能,实现脱贫致富。调研过程中,马培华不时驻足,与来自我区基层偏远地区的农牧民学员深入交流,询问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到学员们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畅谈交流,而且还能熟练掌握一技之长,马培华十分高兴并对学员们的培训成果表示祝贺。

马培华说,“语言+技能”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迅速提升语言能力和就业技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学员进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提高与社会的沟通能力。希望学员们能够在比较短暂的时间内,满腔热情地努力学习,把语言掌握好、把技能掌握好,将来走进社会后不管走向何方,都能轻松地与人沟通交流,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好工作,从而带动一方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成为一个在社会上大展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年轻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马培华高度评价西藏中华职教社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果,高度赞誉西藏社各合作培训单位的办学成果,并对自治区党委、政府及自治区各部门长久以来对中华职教社各项工作给予的重视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近年来,西藏中华职教社大力实施同心温暖工程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采取“语言+技能”的模式,坚持面向农牧区一线和城镇无业青年招收学员进行培训,努力做好就业推荐和创业扶持工作,促进农牧区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传统产业整型升级。西藏中华职教社在现有条件下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实施的“语言+技能”培训深度融合,效益显著。

马培华强调,同心温暖工程国家通用语言培训项目是造福西藏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崇高事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更要“使乐业者精业”,这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今后一定要继续着眼于学员的全面发展,坚持“语言+技能”培训理念,在提升培训效益方面下功夫。同时,项目合作单位要注重学员的综合能力提升,为学员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职业技能培训。

马培华表示,一直以来,总社和基金会十分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培训工作。下一步,总社和基金会将在西藏积极打造职业技能培训样板工程,进一步加大对西藏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助力职教扶贫、乐业兴藏工作。希望在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的积极支持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协调、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在西藏更多地区广泛实施,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构建和谐美丽的新西藏贡献智慧与力量。

6月22日,马培华出席了中华思源救护西藏行暨思源雪域光明行活动启动式。该活动向我区捐赠了74辆救护车,并将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分批为18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在活动启动式上,马培华在致辞中表示,今后,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将继续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道,以精准扶贫、稳定脱贫的精神,配合当地政府开展“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包括西藏在内的我国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藏期间,马培华一行还赴拉林高等级公路米拉山隧道建设施工现场及大昭寺、布达拉宫、罗布林卡、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考察。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