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区行署副专员洛松德青向媒体介绍和平解放60年来昌都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成就。
7月6日上午,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昌都地区行署副专员洛松德青介绍和平解放60年来昌都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洛松德青介绍说,作为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兄弟省市的人民的无私援助下,昌都地区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艰苦奋斗,昌都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个经济繁荣发展,社会趋势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幸福安康的社会主义新昌都屹立在西藏东部。
洛松德青主要从经济建设成就、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等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昌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夺取的巨大成就。他说,60年来,昌都地区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实现了巨大飞跃,昌都地区进入了有史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群众收入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07亿元,同比增长12.1%,比1958年增长163.2倍,地区财政收入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12.5%,比1958年增长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662元,同比增长16.5%,比2005年增长近1倍,比1958年增长15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30元,比2005年增长了近1倍。目前,昌都地区已初步建立了以类乌齐县、贡觉县等为中心的产业带,富有藏东高原特色的农牧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藏医、西医、中医结合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也初步建成,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面达100%,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镇低保和农牧区特困群众生活救助政策得到落实,养老金社会发放达到100%。
洛松德青还就农牧民安居工程做了介绍,他说,“十一五”以来,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昌都地区大力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止2010年底,共完成57190户农牧民安居工程、1131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126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任务,38万农牧民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新居,52万农牧民用上安全饮水,30万农牧民用上了电,农牧区人口用电率达到了52.1%,全地区实现了乡乡通邮目标,汽车、摩托车、电话、电脑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庭。
洛松德青还就昌都地区农牧民增收主要途径、昌都“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涉及民生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西藏日报记者向洛松专员提问。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