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权威发布

海外藏学家看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前景

2015年11月08日 21:03    来源:新华社    记者 魏武
分享到:    

    青藏铁路沿线,弯弯的路基和沙障之外,是绵延的草地和踱步的牦牛;纳木错湖畔,经幡和哈达伴随着漫步的野马和嬉戏的水鸟;喇嘛庙内外,是五体投地的磕长头的信徒和吱呀转动的经筒……青藏高原上到处呈现的和谐景象,深深打动了前来考察的海外藏学家们,也打消了他们对西藏文化可能会受到生存威胁的顾虑。 

    10日至11日,首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十多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约120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出席了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的西藏文化学术盛会。13日至19日,出席论坛的21位海外藏学家乘坐火车沿青藏铁路前行,来到西藏首府拉萨,并在此后的数天里对西藏主要寺庙、宗教研究现状和旅游景点进行了考察。 

    “青藏铁路沿线美妙和完整的自然景观使我感到非常震撼。”印度佛教遗址发展协会主席阿文德·阿罗克说。这是阿罗克首次进入西藏,在他看来,青藏铁路沿线和藏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显得“非常迷人、神奇并且得到了很好保护”。 

    专门从事西藏研究达26年之久的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史维国则是第10次来到拉萨。他认为,青藏铁路的开通无疑给西藏的文化保护带来了重大挑战,但“也为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史维国认为,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使西藏文化保护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取得了成功,将来如果中国能够在适当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西藏,那么经济发展对西藏文化带来的伤害就会降至最低。 

    阿罗克认为,伴随着西藏经济的新发展到来的,绝对不仅仅是对西藏文化的威胁,更多的则是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西藏文化的珍惜和更多有效文化保护手段的引入。 

    在他看来,由于游客们更多欣赏的是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这会从根本上引导当地政府和居民注意发展和保护自己的文化,而居民对外界日益增多的了解,可以反过来帮助他们学会发扬光大自己的文化。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马克林认为:“现代化及全球化进程正在以各种途径影响着包括西藏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现代化会变革甚至削弱传统文化,但并不意味着必将破坏他们。” 

    史维国建议通过限制游客人数,加强西藏居民教育和实施保护性政策等方式,营造特别的保护和发展条件,使在世界人民心目中有着独特地位的西藏文化得到充分的呵护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