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权威发布

积极探索新的生产模式 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条件

2015年11月08日 21:03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段智民
分享到:    

    增加农牧民收入,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洛桑顿珠日前在那曲地区调研时,就如何增加农牧民收入提出要求。

    调研中,洛桑顿珠了解到,嘉黎县结合本县具体情况提出了“减轻负担、休养生息,政府引路、流通开路,立足资源、突出特色,扶持重点、政策倾斜,着眼长远、增强后劲”的40字方针,切实把农牧民增收当作农牧区工作的中心任务。申扎县在农牧民增收方面积极探索牧业体制改革,在适度规模经营上求突破,探索股份合作、互助合作等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初见成效。尼玛县提出了订单牧业、合同牧业、联营牧业、帮扶牧业的效益型牧业发展思路,并以推广白绒山羊为龙头,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大大增加了农牧民的现金收入。

    洛桑顿珠充分肯定了那曲地区在牧业发展中所探索和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理清思路,拓宽增收渠道,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收点。首先要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想办法,要按照稳定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路,增加二、三产业的比重,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要有新办法、新突破。要加大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力度和规模,培育一批重点户和领头人,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同时,要按照控制牲畜总量,优化结构、提高牧业效益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畜种,引导牧民群众科学合理地安排牧业生产。其次要在深化经营体制改革上想办法,探索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群众拥护、适合牧区发展的经营路子。尼玛县、申扎县等提出的股份合作经营、互助合作经营、联营牧业、帮扶牧业等发展思路值得总结和推广。通过总结和推广这些新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三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合理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至二、三产业,组建牧民建筑队、采矿队,参与简单的工程等。要为农牧民群众牵线搭桥,拓宽畜产品和土特产品销路,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四是要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提高畜牧业附加值,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增加农牧民收入。

    洛桑顿珠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中心,以搞活流通为突破口,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转变观念,进入市场,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各级党委、政府要本着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的原则,深化牧区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新路子,确保农牧民收入增加。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