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权威发布

李立国在西藏自治区政协八届二次常委会闭幕会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08日 21:03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立国
分享到:    

各位常委、同志们:

    本次常委会议经过与会常委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要胜利闭幕了。

    会议期间,传达学习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闭幕后的电话指示精神、在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讨论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贾庆林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并进行了分组讨论。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常委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关系西藏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就政协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怎样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好一切工作,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及西藏自治区“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发挥了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会议开得很成功,自始至终洋溢着民主、团结、求实、鼓劲的热烈气氛。这不仅是良好会风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意识强的生动写照。

    与会同志在讨论时一致认为,全国“两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继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会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对过去五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今年的工作作了科学安排。五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开拓了新的局面,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保障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进行作出了新的贡献。五年来,全国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履行政协职能,推动各项工作扎扎实实、活跃有序地向前发展,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五年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经验,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来,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保证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党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两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表示坚决贯彻执行;对“两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班子,表示衷心的拥护。

    下面,我根据全国“两会”精神和常委们的讨论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伟大进军征程。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围绕实现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两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以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努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作为西藏自治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西藏自治区制定的新世纪初促进经济从加快发展到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局势从基本稳定到长治久安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藏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政协责任重大,大有可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人民政协的工作要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真组织委员参政议政,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注重发挥界别作用,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新贡献。

    三、要把维护稳定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反分裂斗争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中发挥政协的独特作用

    稳定始终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需要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始终是西藏自治区不稳定的主要根源,要深入揭批达赖政治上的反动性和宗教上的虚伪性。人民政协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组成,团结面大、联系面广,应当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在反分裂斗争中发挥独特作用,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中维护团结。要认真研究和分析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强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力量。要协助党委政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要认真贯彻全国、西藏自治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共同为促进西藏自治区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实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不断拓宽和深化。要发挥界别作用,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四、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焕发人民政协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也是做好政协工作不竭的动力和源泉。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一定要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创新思想,始终保持昂场向上的进取精神。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党和国家对政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使认识更加深化、工作更加主动、建言献策更加切实有效。要立足于政协的特点,在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中,在选择课题、组织调研、提出建议等各个环节上,有针对地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为政协工作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此,我们应当做到:一是工作的着眼点要高。各级政协组织要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做好政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选择课题、开展活动,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二是工作的着手点要深。江泽民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乐于深入下去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个别走访、集体座谈、“解剖麻雀”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积极反映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善于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去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工作的重点要准。要始终以发展为工作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推进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时,必须结合实际,抓重点、抓关键,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地为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出谋献策,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四是工作的落脚点要实。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政协工作的关键环节。根据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作出的工作安排,各个专门委员会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已于2月20日政协第3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关键在于落实。各个专委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狠抓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把委员的视察调研活动组织好,把调研成果转化好,努力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今年一月份,区党委召开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联系西藏实际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在重大认识问题上进一步统一思想,坚持“五个不动摇”,在四项工作上要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要求新班子要有新气象,各项工作要有新起色。我们新一届政协常委会,在换届后的第一年,要认真贯彻区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委员们的积极性,同样争取使政协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各方面迈出新步代,创造新业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为实现西藏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