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西藏民族学院办学50周年,值得庆贺,值得认真总结。在这里,我向西藏民族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西藏民族学院是西藏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从1958年至今已经走过了50个年头。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及咸阳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西藏民族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克服远离西藏、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等各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了一整套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为西藏培养民族干部、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历代中央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在少数民族地区,党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本民族的干部。江泽民同志指出,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之后,民族干部十分短缺,特别是急缺西藏本地的民族干部。根据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以及当时西藏工作、斗争的需要,西藏工委报请党中央批准,决定在内地开办咸阳西藏公学,专门为西藏培养民族干部。西藏公学于1957年筹建,1958年9月开学,当时的学员大多是翻身农奴子女;1965年7月,根据西藏革命和建设形势发展,中共西藏工委决定将学校名称改为“西藏民族学院”;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同全国一样,西藏民族学院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民族学院复课后,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设施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了教学体制,调整了专业结构,实行了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举的方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西藏民院建校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藏族学员凡愿意来内地学习的,人数不限,不愿意的,一个也不强迫。你们西藏在内地自己办学。几千人回内地学习,这是西藏一大革命,有其深远的意义。”50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已经先后为西藏培养了3万余名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美称。西藏民族学院的毕业生遍布雪域高原,无论是藏北草原还是藏南谷地,无论是雅鲁藏布江河畔还是喜马拉雅山脚下,到处都有民院毕业生的身影。他们在平叛民主改革、建立各级人民政权、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等西藏的各个历史时期,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增进民族团结,为西藏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西藏各条战线的骨干,其中有不少同志还走上了重要领导岗位。比如,全国妇联副主席巴桑同志和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等几十位省级领导干部就是其中的代表。
50年来,西藏民族学院的广大教职员工, 既当老师、又当父母,视学生如亲生儿女,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不辞辛苦,给予了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你们爱岗敬业、言传身教、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加班加点、刻苦钻研,为了西藏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你们以无私的品质和崇高的职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正是有着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优秀教师,西藏民族学院才发展成为今天有着崇高办学精神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民族大学。党和政府永远感谢你们,西藏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胡锦涛总书记就西藏民院的建设和发展指出:实践证明在内地创办西藏民院的决策是正确的,成绩是巨大的,西藏民族学院已经成为西藏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办好西藏民族学院,继续发挥民院作为西藏培养干部基地的作用,是坚定不移的。结合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借此机会我想提四点希望:第一,希望西藏民族学院加快推进创建一流民族院校步伐。
2008年是西藏民院建校50周年,这50年不仅是西藏民院发展的50年,更是西藏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50年。作为西藏自治区的第一所高等学府,我希望,西藏民族学院以50年校庆为契机,肩负起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伟大实践,继续高度重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和反分裂斗争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努力把学校办成一个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一流民族院校,为西藏培养更多更好的政治上坚定、业务上合格的人才,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再立新功。
第二,要继续大力加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
西藏处于反分裂斗争的前沿,近年来达赖集团更是不断变换手法,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渗透破坏活动,妄图分裂祖国、破坏西藏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2008年3月14日,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的相互勾结下,达赖集团在拉萨精心策划和煽动了一系列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社会秩序、阻碍西藏经济发展、破坏西藏社会和谐稳定,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卑劣,耸人听闻、令人发指。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及时有力指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果断平息事态,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但是,“3·14”事件充分表明,我们同达赖集团的斗争进入了又一个新的尖锐复杂时期。
“3·14”事件发生后,西方某些政客和媒体肆意歪曲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真相,纵容“藏独”分子干扰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等恶劣行径,激起了包括西藏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极大愤慨,青年学生们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
广大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是建设新西藏的接班人和生力军。西藏民族学院一定要以此为契机,深入在学生中间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大团结教育,尤其要加强“三个离不开”的教育和“四观”、“两论”教育,引导学生依法理性表达爱国热情,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树立志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
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不断深化学生们对我国历史、国情,特别是西藏历史、西藏区情的认识。要注重用西藏5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使他们真正懂得“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真正懂得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稳定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才能谱写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要引导同学们始终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旗帜,坚决同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言行作斗争,进一步打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打牢学校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基础。
第三,要不断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我很高兴地得知,西藏民族学院现在的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63人,占教师总数的38%;教授19人,副教授128人,占教师总数的33.4%。这些数据虽然不能和名牌大学相比,但从西藏民族学院50年的发展看,进步已经是相当大了。
希望西藏民族学院放眼长远、着眼当前,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要通过师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在反分裂问题上旗帜十分鲜明、头脑十分清醒、认识十分明确、立场十分坚定的教师队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理直气壮地揭批达赖,成为学校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坚实基础。
希望西藏民院的全体教师,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去年8月31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重要讲话和2008年在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负起传道授业的光荣职责,注重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希望西藏民族学院的同学们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同学们都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着幸福生活。我是从旧西藏走过来的人,经历了旧西藏的贫穷、落后、野蛮、黑暗和残酷。旧西藏长期处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下,只有极少数三大领主的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机会,占西藏人口95%的广大贫苦农牧民的生活极度贫困,没有任何人权可言,连最起码的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西藏1951年和平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祖国大家庭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逐渐过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也才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现在,同学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能有现代化设施做实验,能在图书馆学习各种知识,这在我们小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你们确实令人羡慕。
希望同学们要珍惜这个难得机遇、珍惜美好时光,要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狠下功夫,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学习和生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
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又积极陶冶文明素养;既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又积极加强品德锤炼;既努力锻炼强健体魄,又积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要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西藏民族学院经历了50年的风雨,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我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陕西省委、省政府和咸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西藏民族学院各项工作一定能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