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祖国西南的西藏,得益于造物恩赐,地域广袤无垠,横亘高山大川。在这片热土上,280余万勤劳纯朴善良的西藏各族人民,保护、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
民主改革50年来,人民政协,集粹人民智慧,为建设和谐西藏携手并肩,谱写了发展西藏、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宏伟篇章。西藏发展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民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不断开拓创新,主动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
伟大的民主改革,结束了黑暗的农奴制度,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实现了巨大跨越。西藏政协顺历史潮流、应发展进步,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成立了,在西藏走向和谐美好的光辉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为发展稳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西藏步入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伟大历程。198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西藏工作,实现了西藏由乱到治的历史性转变,成为新时期西藏工作的重要转折点。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作出了对口支援西藏的战略决策,成为新时期西藏工作的重要里程碑。2001年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在西藏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确定了新世纪初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任务和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口援藏力度,是进入新世纪西藏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指引西藏各族人民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西藏工作历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2005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西藏工作,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征途上迈出新步伐。
2008年,面对拉萨“3·14”事件、当雄地震、山南等地强降雪灾害和汶川地震、国内经济增长放缓与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和考验,我们沉着应对,攻坚克难,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保持了社会局势基本稳定,保持了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50年沧桑巨变,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在中央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迸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热情,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社会制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西藏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有了制度保障。经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弘扬,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现代教育和新闻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1959年至2008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39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倍,年均增长8.9%。1994年以来,西藏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2.8%,高于全国同期年均增长水平。1959年至2008年,西藏人均生产总值由142元提高到13861元,增加13719元。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人民政协都发扬优良传统,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自治区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民政协的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支持和配合人民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各族各界人士的特殊作用,形成了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强大合力。
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了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联系广泛、渠道多元的特色,按照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的客观要求,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区各级政府牢固树立“监督既是制约、更是支持”的理念,不断增强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用权受监督”的意识, 把重视、关心和支持政协工作真正变为自觉行动。
建设体制机制,推进了人民政协履职的制度化。为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自治区政府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相继建立了政府与政协联席会议制度,政府主要领导登门拜访征求政协意见制度,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政协工作制度,政府每半年向政协常委会通报一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度,政府和政协互相邀请有关人员参加有关重要会议制度,联合开展调研活动等制度。同时,自治区政府不断健全和完善协商的形式,充实协商的内容,对涉及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重要工作部署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积极主动与政协协商,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报告、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都主动与政协进行协商。这些制度和机制,搭建起了政府与政协联系沟通的平台,拓宽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领域和渠道,推进了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吸纳建议意见,提高了政府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自治区政府对政协在民主监督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提交的调研、视察报告和社情民意信息,都十分重视,并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采纳,将采纳落实和改进情况及时向政协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同时,认真办理政协提案,坚持情况通报和考评制度,政府每年都主动向政协常委会通报一次提案办理情况。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开展调查、视察、考察工作,无论涉及到哪个部门和地方,自治区政府都认真对待,积极支持配合,对政协报送的调研视察报告,自治区政府领导亲自批阅,有关意见建议转相关部门进行了办理。
提供物质保障,创造了政协参政议政的良好环境。长期以来,自治区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支持人民政协解决办公、用车、住房、经费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改善政协工作环境和条件,确保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充分有效地履行各项职能。同时,自治区政府还要求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大力支持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各项活动,并注意发挥政协委员在本单位的作用,为委员履行职责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责时应享受的各种待遇。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和人民政协携手并肩,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成就镌写了共谋发展的历史;各级政府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共同谱写西藏美好的明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