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全区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于近日召开了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专题学习会。本报将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摘要分期刊登,供各级党委中心组、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学习。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向巴平措在发言。记者 旦增 摄
这次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得很好,对于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我就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谈几点认识。
一、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抓好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十分重要
农村工作非常重要,要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改善民生,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我区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西藏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充分认识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面临的形势。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广大农牧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充分迸发,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的发展战略,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牧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目前西藏发展与全国发展的差距仍然较大,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西藏总体上属于欠发达地区,一些农牧民生活还比较困难,农牧区公共服务基础差、社会保障能力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农牧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商品意识还比较薄弱。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改善广大农牧民的民生,实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的目标,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异常繁重,十分艰巨。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解决农牧民的民生问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中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高度重视,会议强调要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特别强调要把政策资金更多地向广大农牧区和边远地区倾斜,着重解决广大农牧民和困难群众最迫切的问题,使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理解惠从何来、惠在何处。这些充分体现了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必将进一步激发农牧民群众共建幸福美好家园的极大热情,凝聚起奋发进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强大力量。
二、贯彻落实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做好农村工作,必须围绕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推进
贯彻落实好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农牧业的基础地位。我区当前正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这样一个阶段,这是一个需要花大力气努力推进的过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实施“一产上水平”的经济发展战略。只有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了,实现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实现了一产真正上水平,改善农牧民的民生问题,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产业。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战略的眼光建设农牧业产业带,形成特色农牧业产业链,构建高原特色生物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要大力培育农牧业特色产品的龙头企业,由政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吸引农牧民和企业投资,努力造就一批有实力、有信誉、有竞争力,享誉区内外的龙头企业。
要进行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下大力气推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上规模、上档次,形成规模效益,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充分发挥投资项目对当地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的带动作用,开展有组织的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做好投资项目对当地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的这篇大文章。
三是要充分发挥生态建设对农牧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中央对我区生态建设高度重视,近几年仅森林生态补偿资金就达到了7.7亿元,“十二五”期间有可能达到15个亿。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探索生态效益补偿和资源开发补偿试点,我们一定要用好用足中央的生态政策,保护好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
四是要加大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重抓好水电路气房问题。比如电的问题,现在农牧区还有70多万人没用上电,制约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比如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还有一些地方的危房需要改造加固,边远贫困地区有些农牧民的住房需要进一步改善;比如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拉动农牧区消费,要实施好家电、家具、农机、拖拉机、农用车的下乡补贴,既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又拉动消费增长,使生产与消费并驾齐驱。要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统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作为特殊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实行特殊优惠政策的机遇,做好扶贫、低保等工作。
五是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科学发展要求要统筹城乡发展,西藏的城乡发展差距很大,这是西藏阶段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要认真加以解决。我区城乡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我区农牧区发展与全国农村发展的差距比较大,我区地区之间城乡发展差距也比较大。我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城乡差别大,城镇化率不高。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认真研究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六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现在“两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要巩固“两基”教育的成果。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在农牧区实行两年双语学前教育,这项工作的难度比普及义务教育还要大,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规划,先易后难,从城市、乡镇逐步向农牧区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先推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