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西藏自治区政府召开咨询座谈会,主要是请大家为西藏“十二五”时期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建言献策,帮助西藏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破解发展难题,促进西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这个会议开得很及时,很重要。在座的各位,都是各领域内的权威和专家,对西藏的情况很熟悉,对西藏人民也很有感情。刚才,同志们的发言,既有深度,也有高度,既切合西藏实际,也反映了国际国内的大潮流、大趋势,我听了很受启发,对西藏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些年,大家为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倾注了真心实意,付出了很多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家的付出和努力,不仅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西藏各族人民也不会忘记。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近几年,每年夏天我都要回西藏,到各地走一走,看一看。总的感觉是,“十一五”时期,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领导和及时有力的指导下,在各兄弟省市特别是承担对口支援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重要骨干企业的无私援助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团结带领党政军警民,坚定不移抓发展,旗帜鲜明反分裂,西藏经济社会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局势保持稳定,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边防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比如说,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林芝、阿里、日喀则机场正式通航,特别是阿里机场的建成通航,这是过去不敢想象的事情。公路也通到了老百姓家门口;过几天,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即将贯通,这条路,党和国家一直非常关心、墨脱人民也盼望了几十年,现在,墨脱作为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就要结束了。我感觉,这五年最大的亮点是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为农牧民群众做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通过五年的努力,全区所有住房条件较差的农牧民都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从内心里感谢党、感谢政府。“十一五”时期西藏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各位委员的积极建言献策,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是密不可分的。
未来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在社会和谐的进程中促进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是巩固、发展“十一五”成果,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攻坚时期。因此,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于促进西藏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和有关同志的介绍了解到,“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专题研究,特别是自治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制定“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确定了西藏“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主题和主线,明确了奋斗目标、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据此,自治区政府组成规划纲要编制领导小组,在白玛赤林同志、郝鹏同志的带领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的帮助下,编制领导小组与自治区各部门通力合作,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数易其稿,拿出了目前这个规划纲要文本,很不容易。我觉得,这个稿子是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基础上起草的,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结合了西藏具体实际,总体感觉比较成熟。今天参加会议的专家们也给予了较高评价。可以说,我们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向为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付出巨大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任务。
下面,我想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区党委工作会议精神,谋划好“十二五”发展,谈几点认识。
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深切关怀西藏各族人民,在西藏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及时作出重要决策,确定西藏工作大政方针,极大地推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五次会我都参加了。1980年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重点是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减免放”的政策,标志着西藏农牧区经济改革的起步。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两个长期不变”的经济政策,西藏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198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西藏工作,形成了指导西藏工作的十条意见,成为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一个转折点。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出台了“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援藏办法,开启了西藏加快发展的新征程。2001年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一加强,两促进”的工作部署,将西藏所有县(市、区)都纳入对口支援,西藏由此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每一次座谈会之后,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事业都有一个大的发展和跨越。可以说,这四次座谈会是西藏发展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式的会议。
今年年初,中央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次会上,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西藏发展稳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科学分析了西藏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战略部署。这次会议以其深刻的理论阐述,科学的历史分析,准确的形势判断,周密的工作部署,把我们党对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发展战略、目标任务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认识和把握,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的新征程,吹响了到2020年西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号角,成为西藏发展史上又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里程碑。
这五次座谈会都是中央在西藏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为西藏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道路,提供了重大机遇和有力支持,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特殊关怀。我跟大家一起回顾这五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就是想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西藏发展进步的每一步,都是在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领导下实现的,都是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对口援藏的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和各中央重要骨干企业的无私援助下实现的。对中央精神的深刻理解,坚决贯彻,是西藏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所以,只有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工作才能真正符合中央要求,符合西藏实际,符合人民期盼。
一、深刻认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西藏工作是党和国家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对西藏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始终给予了特殊关怀。纵观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领导同志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对西藏工作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科学、精辟的阐释。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座谈会强调,“决不能让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也决不能让西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明确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加强藏族同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团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具有重大意义。2001年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此又作了进一步深化,指出:西藏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发展、稳定和安全,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事关祖国统一和安全,也事关我们国家的形象和国际斗争。今年年初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用了“四个事关”来概括,即“做好西藏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和国家环境,绝不容忽视,绝不能松懈”。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把握西藏发展的新形势,顺应西藏各族人民的新期待,把中央的关心,全国的支援化为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不辜负中央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
二、深刻把握西藏社会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深刻指出了当前西藏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强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这两个矛盾的定位是中央对西藏区情的科学判断,包含了中央对西藏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是中央制定西藏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做好西藏各项工作的认识基础。我们一定要深刻把握中央关于“一个主要矛盾,一个特殊矛盾”的重要论断,紧紧围绕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主题,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上下功夫,在促进西藏长治久安上下功夫。把发展作为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推动西藏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要深化对西藏所面临的特殊矛盾的认识,始终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在社会和谐的进程中促进长治久安。
三、准确领会中央关于西藏发展的战略定位。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高度概括了西藏“两个屏障,四个基地”的战略定位,就是要使西藏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定位,充分体现了全局性与区域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现实性与长远性的统一。我们一定要按照“七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战略支撑产业,全面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十二五”的发展,一定要按照中央关于构建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统筹处理好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
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些年,我在西藏基层调研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过去居住条件十分简陋的广大农牧民群众现在都住上了崭新的安居房,用上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屋里也收拾得干净整洁,大米、白面已成为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常食物。一部分老百姓家里不仅有大卡车,而且还有小轿车,还有很多牧民都是骑着摩托车放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通讯、广播电视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西藏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仍然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区内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西藏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西藏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关系民心,民心事关和谐”。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从人民群众实际利益出发,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批评,切实做到为民服务,为民谋利,增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五、明确西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重申了确保西藏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小康不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小康,而是更高水平的小康,就是包括“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的小康。宏伟的目标既是前进的动力,也是现实的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我们与全国相同的是时间和目标,不同的是起点和条件,需要用10年时间走完其他地方近20年所走完的路程,既等不得、也慢不得。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中央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今后10年 “三步走”的战略。我们一定要紧紧瞄准以上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探索一条质量和速度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整体和局部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科学发展之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智慧和力量集中到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实践中。
稳定是硬任务。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西藏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尖锐复杂,反分裂斗争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坚强决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实际行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决有力。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中央对达赖集团的斗争方针,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确保社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持续稳定,进而实现长治久安。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发展基础。一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好民族团结,自觉抵制各种狭隘民族意识,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伟大祖国的向心力,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下,以张庆黎同志为班长的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借助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十二五”时期西藏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希望各位委员同我们一道为建设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