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拉萨讯(记者 朱颖 次仁平措)18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西藏气象事业发展成就。60年来,西藏气象事业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体系健全、从技术落后到创新引领的飞跃,在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筑牢防灾减灾屏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新闻发布会现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精准发力,气象服务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康福祉成效显著
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全力以赴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为先导、政府部门快速响应、相关行业依规防御、社会公众主动防灾避灾的机制。有效应对了1997年藏北特大雪灾、2008年林芝暴雨洪涝等重大气象灾害,有力支撑地震抢险、堰塞湖、雪崩、森林草原防灭火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在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和行动中抢出更多先机。创新实施西藏强降雨和暴雪“31631”递进式服务模式,建成以自治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决策气象服务APP为主体的信息发布矩阵,实现17个部门预警信息共享共用,形成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打通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气象预警公众覆盖率达92.02%,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4%。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四级调研员 徐卓
坚持将“大服务观”贯穿始终,因地制宜赋能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精准服务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范围从传统农牧业、国防保障等基础领域持续向生态保护修复、清洁能源开发、高原特色旅游、智慧交通等领域拓展,覆盖地方经济40余个行业。圆满完成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珠峰高程测量、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保障,为青藏、川藏铁路建设等世纪工程提供全周期气象护航。当前,公众气象服务覆盖率达99.8%,公众气象服务便捷性达91.63%,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保持在90分以上。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 向毓意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扛起气象服务保障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的责任担当。建成覆盖多领域的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需求,持续开展基于多源卫星资料的积雪消融、湖泊扩张、植被演变等生态要素动态监测,在“一江两河”流域,特别是南北山绿化工程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以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雪)为主的地空协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雪)可保障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作业能力跃升至全国中上游水平。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探索创新碳汇矢量数据测绘方法,支撑自治区林业碳汇交易。
坚持“守国门、观风雨”,积极助力气象服务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全体系、多领域、高效益”固边兴边富民气象服务保障新格局。研发基于实时人口流动数据的“精细化靶向式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21个边境县辖区群众生产生活等多应用场景的精准气象服务信息推送。围绕特色产业和新村建设,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推动墨脱茶叶、朗县辣椒、亚东原始森林等特色产品和文旅品牌入选《节气名优特产品名录》《节气生态文旅品牌名录》,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建军
全力夯实气象发展基础,牢牢把握“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目标要求,西藏气象现代化水平实现快速提升
综合观测能力大幅增强。全区地面气象站由1965年的23个跃升至1284个,平均站间距从228公里缩短至30.57公里,实现了全区乡镇全覆盖;建成33部天气雷达,人口覆盖率达到73.7%,接收风云、高分等20颗卫星数据,在多次重大天气过程应对、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典型冰川区、江河源头等区域建立高原生态气象观测网,墨脱、日喀则国家气候观象台和阿里国家大气本底站投入业务运行,全区气象观测体系从单一地面人工观测发展为“地空天”综合立体气象监测系统,气象灾害监测的时效性、精准度和覆盖范围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 李春艳
预报预警水平稳步提升。气象预报由最初手工绘制天气图和依赖传统定性分析的预报方式,发展到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结合卫星、雷达等观测信息和多种释用方法的客观定量分析预报。在科技创新驱动下,预报时效由24小时向延伸期、月、季、年无缝隙延伸,建成全区3公里、重点区域1公里逐小时更新的智能网格预报产品。预警时效持续优化,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1.64%。自主研发的暴雪模型实现提前5小时预警,准确率达88.7%。短临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增至39分钟,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探索形成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一点一策”、森林草原防灭火“一域一策”、基层气象服务“一县一策”的气象服务保障模式。以智慧气象为抓手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开展了城市天气、紫外线强度、日均相对含氧量、人体舒适度、出行指数等个性化气象服务。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信息传播矩阵,其中藏汉双语天气影视节目全高清制作系统建成,首位西藏气象主播数字人上线,西藏天气预报受到当地群众广泛关注。近年来,西藏气象服务水平指数增幅位居全国首位,高质量发展增速连续保持在8.6%到9.8%区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藏气象部门将持之以恒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面向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继续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用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更加坚强的保障。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