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拉萨讯(记者 朱颖 次仁平措)18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西曲,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安兴国,先后介绍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和全区河湖管护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十四五”以来,全区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农牧区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持续提升,为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安全保障。
水利发展规划逐步完善。雅鲁藏布江流域综合规划获批,察隅曲、帕隆藏布、洛扎雄曲等3条流域规划主要成果列入其中。全区先后编制90条流域综合规划,已批复孔雀河、澜沧江、玉曲河等63条。编制印发《西藏水网建设规划》《西藏自治区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西藏自治区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及重点流域“10+1”实施方案等,为水利改革发展做好顶层设计。

新闻发布会主持人: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四级调研员 徐卓
重点项目建设成绩骄人。截至目前,全口径落实“十四五”水利投资403.38亿元,预计到2025年底落实423.09亿元,较“十三五”增加91.28亿元,是“十四五”规划投资的2.5倍,其中,中央投资213.44亿元,占落实投资的50.4%;地方投资209.65亿元,占落实投资的49.6%。拉洛工程竣工并全面发挥综合效益,帕孜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成功截流,帕古、弄利措等3座中型水库基本建成,旁多引水工程加快实施……全区新增水库总库容5.88亿m3,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1.99亿m3。
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区大力推广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县域统管的“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74个县落实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多渠道落实资金49.58亿元,积极推进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改造,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较“十三五”末提高了4.7个百分点、达到68.7%,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提高了3.36个百分点、达到4.36%,牢牢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下达农田水利建设投资22.35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26.18万亩,较“十三五”末增加8.16万亩,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63。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西曲
水利安全防线更加稳固。落实资金28.34亿元,实施8座中型水库建设、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1个中小河流、14条重点山洪沟治理、8项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以及84处水毁修复项目,全区1-5级江河堤防达标率高于90%。压紧压实各级防御责任,完善各类防御预案,首次举办拉萨河、雅江跨流域水利工程联合调度演练,有效检验和提升流域防汛实战能力。迅速制定定日“1·07”地震应急预案,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全力保障灾区饮水、防洪安全,超前编制完成水利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协调推动重建项目。有效应对各类堰塞湖、泥石流等险情,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有力贡献。
水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成效。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首次取得实质性进展,旁多引水工程撬动8.9亿元社会投资。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初步建立农业用水定价收费体系。全区完成山南市贡嘎县洛扎县水权交易、贡嘎县加查县水权交易两例。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基于5G+人工智能无人机的高海拔水利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在梅帕塘枢纽建设工地完成测试并成功运用,工程质量监测手段更加有力。建成全区河湖长制信息化平台、全区灌区“一张图”,河湖管护和灌区管理逐步向数字化、智慧化迈进。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安兴国
“十四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灾害防御,全力推进高原河湖系统治理与保护。全区江河湖泊水质常年保持优良状态,河湖健康率100%。
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并持续深化。印发《进一步完善青藏高原地区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制定西藏自治区《河湖健康评价规范》《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程》3个地方标准。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总河长,22名省级领导担任自治区级河湖长,全区1.47万名河湖长,5.67万名水生态岗位积极履职尽责。自治区双总河长每年召开河湖长制会议,以总河长令形式印发河湖长制工作要点,明确责任落实、部门联动、区域协调等重点任务。与青海、四川、云南三省签订《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合作协议》。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强化水生态岗位履职尽责,筑牢江河源头管护的群众基础。全区累计创建3个国家级幸福河湖,75个自治区级幸福河湖,153个市级幸福河湖。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副处长 江思慧
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得到加强。开展雅鲁藏布江、长江(金沙江)等630个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及289个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全区重要江河湖泊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比例总体达到80%以上。全面建立“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开展联合巡河巡查,打击整治各类涉河湖违法违规行为,共自查自纠“四乱”问题218个,清理整治遥感图斑问题1814个。印发《西藏自治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受理审批许可,对严重阻碍行洪、影响防洪安全、河势稳定、生态安全的项目坚决不予许可。
河道采砂管理秩序不断规范。印发《西藏自治区河道采砂管理办法》,严格采砂许可审批,全面实行河道采砂电子证照。加强采砂活动监管,强化视频监控、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科学编制采砂规划,会同公安、检察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查处非法采砂行为,对不符合采砂规划、管理不规范的砂场予以关停,全区河道采砂秩序持续向好。

新闻发言人:西藏自治区水利厅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建设处副处长 张煜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深入实施。坚定不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审批,加强用水统计和取水计量监管。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取得积极进展。2024年全区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同比2020年下降23.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2020年下降58%。完成桑日、拉孜、墨脱等20个县(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创建工业领域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12家。
下一步,全区各级水利部门将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保护,切实管好、治好、护好、用好河湖资源,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为谱写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良好的河湖生态保障。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