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政府公告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向帕里“模范边防派出所”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5年11月08日 21:03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日喀则支队帕里边防派出所长年驻守在海拔4300 多米的亚东县帕里镇,自1961 年组建至今43年,历代官兵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反分裂斗争两条战线上,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公安边防任务,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进警民鱼水关系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该所自1995 年改制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4次,7次被评为队伍建设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公安部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1998 年被国家民委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2 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2003 年7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个人,有3人4人次被公安部授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立功受奖官兵累计达30余人次,所内官兵多次出席国家、自治区政法系统表彰大会,2人2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2003 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帕里边防派出所“模范边防派出所”称号,并号召全体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志卫国戍边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心系群众、执法为民的优秀品质;学习他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恪尽职守、从严治警的优良作风。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西藏边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广大军警民的亲切关怀,是对帕里边防派出所历代官兵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褒奖。

    实践证明,帕里边防派出所不愧为新时期西藏政法战线众多先进群体中的突出代表,不愧为在“老西藏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英雄群体,不愧为西藏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引以为骄傲的楷模和学习典范。

    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示了西藏公安边防部队不断巩固和加强部队建设的丰硕成果,他们的崇高精神,激励着西藏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为响应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号召,以榜样的力量进一步鼓舞和调动西藏广大军警民的工作干劲和热情,促进西藏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西藏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安民警、武警官兵中深入开展向帕里“模范边防派出所”学习活动。

    一、学习他们忠于祖国、恪尽职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保持边境地区稳定安宁放在首位,树立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

    帕里边防派出所担负着亚东县帕里镇、康布乡125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治安和反分裂、反渗透、反偷渡、反蚕食、反走私等公安边防任务。辖区与不丹、锡金两国相连,边境线长64公里,有18条通外山道,地理位置特殊,境内外情况复杂,既是边防关隘,又是反分裂斗争的前哨。面对复杂严峻的边防治安和反分裂斗争形势,历代官兵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保持边境地区稳定安宁放在首位,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高昂的斗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共同做好各项管理、防范、打击工作。他们长期坚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宣传教育,走村串户、挨家挨户向驻地群众广泛宣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西藏历史,宣讲边防政策、法规,把“课堂”设在巡逻执勤的马背上,把宣传教育做到田间地头,延伸到边境前沿地带。1995 年以来,共开展调查研究2600 多次,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1000 余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10000 余份,受教育群众达到90%,边民的爱国热情、政治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他们推行“一警多能,群防群治”的管理制度,通过定岗定位、分片包防,构建起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辐射全辖区的边境管理和治安防范网络,开创了“人人是卫士,家家是哨所,村村是堡垒,处处有防范,警民联手保边防”的局面,有效遏制、打击了各种分裂破坏活动,捍卫了祖国领土完整。1995 年以来,破获5起外逃案件,抓获27名外逃分子,及时发现和处理数十起边境治安问题,并创造了建所43年来辖区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的奇迹。西藏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要以他们为榜样,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坚定不移地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切实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与安宁,为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创造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学习他们热爱人民、心系群众,把驻地当家乡、视群众为亲人,树立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

    帕里边防派出所官兵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他们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驻地当家乡,视群众为亲人,把管好边境与造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戍边卫国与富民兴边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人民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人民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第一考虑,人民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积极为驻地群众排忧解难,为地方经济建设作贡献。他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风雪中营救受困群众,长年坚持扶助特困户、五保户和生活困难的群众,为群众免费体检、送医送药,受到驻地群众的由衷爱戴,被亲切地称为“活菩萨”。据不完全统计,仅1995 年以来,该所官兵为群众做好事近2000 件,参加抢险救灾20多次,抢救群众百余人,为国家和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为群众捐款数万元,义务为群众治病3000 余人次,为长期患病的群众建立健康档案百余份。他们把帮助驻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有计划地组织富余劳动力开采石料、搞运输,积极筹措资金为群众建新房、买生产生活用具,帮助群众走上勤劳致富之路。西藏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要以他们为榜样,坚持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断巩固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三、学习他们坚持本色、求真务实,把“打得赢、不变质”的要求贯彻到部队建设中,全面建设过硬队伍的扎实作风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帕里边防派出所没有放松自身建设,始终牢记“打得赢、不变质”的要求,坚持人民军队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本色,全面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严治警,规范管理,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正规化建设水平。他们从改善硬件设施入手,自力更生修营房、盖猪圈、铺草坪、种花草、围球场,把营区建设得井井有条。他们积极开拓从严治军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制度规范官兵行为,以思想政治教育化解官兵心中的疙瘩。在训练上出新招、动真格,针对高原气候特征,组织官兵科学开展抗风沙、抗低温、防紫外线辐射等适应性训练和高强度的武装越野训练,叫响了“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口号,极大地提高了队伍的组织纪律性和实战能力。西藏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要以他们为榜样,培养和树立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扎实作风,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为开创西藏发展稳定的新局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学习他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把人生坐标构筑在为党建功立业、为人民真诚奉献的基石上,“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优秀品质

    “风吹沙跑氧气少,六月阴天下冰雹,天无飞鸟地无草,一年四季穿棉袄”,是帕里高原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帕里边防派出所历代官兵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怀着誓将青春献边防的坚定信念,43年如一日,不惧环境艰险,不怕清苦寂寞,以雪水为甘泉,嚼干粮当美餐,长年在边境一线徒步巡逻执勤。派出所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在如何对待个人利益上都有一个共同准则,那就是始终坚持发扬“老西藏精神”,把实现个人理想同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人生的坐标构筑在为党建功立业、为人民真诚奉献的基石上,以“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顽强拼搏意志,战风沙、斗严寒,栉风沐雨,爬冰卧雪,恪尽职守。关键时刻能做到舍小家、顾大家、为全局,硬下心肠忍住丧失至亲的痛苦,搁下对父母妻儿的无限眷恋,义无反顾地投入训练执勤,做到了“海拔高,思想境界更高”。西藏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要以他们为榜样,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勇于挑战困难,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不断赋予“老西藏精神”新的内容,以创造性的工作和一流的业绩,为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满意。

    以坚定不移地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全面建设过硬队伍的扎实作风、“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优秀品质为主要内涵的“帕里精神”,是西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帕里边防派出所全体官兵不断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谦虚谨慎,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为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的贡献,使这面耀眼的红旗继续高高飘扬。

    西藏党委、政府要求,西藏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向帕里“模范边防派出所”学习活动,在西藏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谋跨越、奔小康的浓厚氛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党政军警民携手共保社会稳定安宁,共谋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