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政府公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九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5年11月08日 21:03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德吉措姆
分享到:    
    各位委员:

    我受政协第九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提案基本情况

    自治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各专委会,紧紧围绕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经济社会中的重大问题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利用提案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共收到提案342件,经审查立案339件,其中34件移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办理,302件移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办理,1件移交西藏军区办理,2件移交政协办理,未立案的3件作为委员来信处理。截止去年10月底,全部办复完毕。据统计,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98件,占提案总数的29%;所提问题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规划解决的166件,占总数的49%;基于政策规定和条件所限暂时不能解决的有75件,占总数的22%,提案质量、采纳率和满意度均有所提高。

    一年来,政协提案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区党委、政府领导在提案交办会上,要求有关职能部门,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认真办理委员提案,解决委员所反映的问题。提案各承办部门把提案办理作为转变作风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了严格的办理责任制和办理工作程序。许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过问,亲自答复,亲自征求意见。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单位负责人亲自上门与提案人面商,邀请委员参加提案办理见面座谈会,听取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自治区公安厅、民政厅、商务厅、建设厅(现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旅游局、文物局等单位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内部交办会,要求各承办处室务必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具体措施到位,制定详细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办理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扎实有序向前推进。九届二次会议的提案,由于各承办单位坚持认真负责办理,积极征求委员意见,提案者对办理结果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6%。

    二次会议的提案,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集中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二是提案质量普遍有所提高,所提建议合理可行,采纳率有所上升。

    (一)涉及经济建设领域的提案188件,占立案总数的55.5%。提案涉及农业、城建、交通、旅游、财贸、金融等行业,体现了委员关注我区经济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例如《关于加快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提案,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过专题研究,进一步强化了政策引导、舆论宣传、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强担保风险防范能力,健全了服务体系。自治区财政出资1亿元,增加担保公司资本金,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为逐步完善我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农牧业方面,委员们提出的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发展现代农牧业,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蔬菜、茶叶、藏药材的规模化发展,加大扶贫力度等建议,被政府农牧业职能部门积极采纳,认真落实以科技为先导,以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企业为载体,以名优产品为重点,以质量管理为手段,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等多种措施,增强了我区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自治区旅游局等部门在认真办理委员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关于净化西藏旅游市场环境》等提案工作中,积极与有关部门合作,加大协调力度,努力缓解游客停车难、住宿难、出行难的问题。进一步挖掘地方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旅游项目,推动了我区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于委员们提出的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搞好城市绿化、亮化,规划建设停车场、增加居民休闲场所和环卫设施,整治占道经营,解决交通拥挤等方面提案,自治区、各地市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提案64件,占立案总数的18.9%。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内容。如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将西藏民主改革和“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编入中小学教材》的提案,自治区教材审查委员会在中小学德育教材的修编工作中,已将西藏民主改革和“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相关内容编入中小学德育教材,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自治区科技厅在办理《关于加强农牧区科技推广工作》提案中,一是通过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农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牧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二是切实加强科普宣传和农牧民科技培训,编译《藏文科普成果推广手册》、《现代科普器材和科普读本系列丛书》、建立农村藏文使用技术信息系统等措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三是科技培训工作坚持面向“三农”以提高广大农牧民科学素质和科技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牧民星火带头人、致富能手、农牧民专项技能培训,加快新技术的普及力度。四是围绕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收奔小康,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引导科技创新。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提案》,工商、卫生、药监等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了食品生产与销售登记制度,开展了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在办理《关于我区农村垃圾问题应引起重视》的提案中,组织编制的《西藏自治区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09-2015年)》中计划投资19982.43万元,用7年的时间,在全区7地市5000余个村镇中选择重要城镇、交通道路沿线和主要旅游景区周边的158个村庄,开展农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建立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村镇道路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农牧区改圈、改厕、改厨、实现人畜分离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政法、宗教、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提案87件,占立案总数的25.6%。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治安问题,委员提出《关于齐心协力 共同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 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等提案,经承办单位办理,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承办《关于加强城镇职工 居民医疗保险金管理的建议》过程中,两次上门与提案委员交换意见,针对反映的情况,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并耐心向提案人进行解释。按照《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提案人认为所反映的问题,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对社会保障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

    二、提案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绝大多数承办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自治区政协常委会、主席会议高度重视提案工作,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督办格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提升了提案办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了提案办理的实效性。在发挥人民政协的整体功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抓好征集工作,提高提案质量

    一是抓好委员培训工作,2009年6月,举办了政协第九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二期部分新任委员培训班,会上就如何通过提案履行职责进行了专题讲座,提高委员对政协提案性质、地位、作用和职能的认识,掌握提案的基本要求,调动委员以提案等手段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二是全会召开前向各位委员发去了征集提案的通知,对征集提案的内容、撰写要求等提出具体要求,并拟出79个参考选题供委员们参考。三是在全会期间印发了提案须知、提案分类标准、提案审查立案标准等,并提供标准的提案参考范例供委员们学习借鉴。四是通过组织调研视察、听取党委、政府有关工作情况通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为委员们提供知情问政、撰写提案的平台。五是积极开发利用政协工作资源,做好将重要会议发言材料、调研报告、社情民意等转化为提案的指导和服务工作,拓宽提案来源渠道。六是严格坚持提案审查立案标准,按照《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规定,对征集的提案进行严格审查,对于不符合立案标准的,及时与委员联系,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或作信访件以及其他方式处理,确保提案质量。七是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通过树立典型,表彰优秀,调动委员履职的积极性。


    (三)强化督办力度,提高提案办理实效

    一是根据“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全会结束后及时分别向区党委、区人民政府报送提案,实行整体交办。二是协调配合区党委、政府召开提案交办会,区政协分管提案工作的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介绍提案情况的同时,就如何办理提案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三是全会结束后,区政协主席会议研究确定了16件重点提案,经重点跟踪督办,收到了显著成效。四是许多承办提案单位从过去简单的答复办理向力求解决实际问题转变。五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提案交办会后,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加强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督查室、政府办公厅督查室联系和沟通,并联合深入到承办单位进行检查督促和业务指导。逐步对督办主体、督办方式、督办层面和宣传格局等四个方面,实行思路调整和方式转变,使办理提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四)加强横向联系,不断提高提案工作水平

    一是为提高提案工作的水平,根据政协工作安排和全国政协提案委推荐,由分管副主席率领提案委学习考察组,于5月5日至5月20日赴浙江、福建两省考察学习,将两省政协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和提案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了考察工作情况报告,为我区提案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主席会议的充分肯定。二是认真总结提案工作经验,形成了《从西藏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提案质量》的经验材料,在云南省举办的西部十二省(区、市)政协提案工作第二十次联席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五)做好宣传工作,扩大社会影响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提案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政协委员、各部门及全社会对政协提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创造提案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运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和《西藏政协》内刊,公开部分提案内容、提案回复、提案办理和落实情况,宣传提案工作的新实践、新经验、新成果,宣传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和优秀工作者的新举措,以及提案办理落实后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认真编写出版《西藏自治区九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及复文选编》,分送全区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及有关领导和部门。

    各位委员,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在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部分委员对提案自身质量是提案工作基础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把质量摆在首位;有少数提案“一案多事”,情况复杂,涉及多个部门,交办难度大;少数提案承办单位对委员提案重视不够,办理质量不高;有的承办单位复文内容针对性不强,有的未报协商情况登记表和办理工作总结;有的提案办理单位没有严格按提案办理程序操作,造成少数委员提案反馈信息不畅。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政协提案工作在区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要围绕区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打造精品提案为重点,逐步实现提案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跟踪落实为重点,使提案办理工作由答复型向答复落实型转变;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规范化水平,使提案服务工作由单一服务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逐步形成联合办理、整体推进、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1、紧紧围绕“抓机遇、扩内需、打基础、保增长”的自治区工作部署,动员鼓励广大政协委员,选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局势稳定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提案工作。

    2、充分发挥团体、界别、政协专委会集体提案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拓展优质提案来源。注重提案与政协大会发言材料、专委会调研报告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相互转化,进一步扩大提案工作的社会参与面,提升提案的质量和整体水平。

    3、精选重点提案,提高重点提案督办力度。选择一些议题重大、急需解决的、可操作性强的提案作为重点提案。按每位专职副主席领衔督办1-2件,提交主席会议研究确定重点提案数量。提案委和相关专委会共同负责拟定督办意见、协调配合督办有关工作,确保每件重点提案办理都有领导挂帅,使重点提案办理取得明显成效。

    4、探索提案办理、跟踪反馈和重点提案督办等机制。加强与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各部门做好提案办理工作。通过各团体、各界别政协委员视察、督办等形式,进一步加大提案督办工作力度。开展办结的提案“回头看”和不满意提案的再办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提案工作办理的实效。

    5、加大提案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大力宣传政协提案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增强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各专委会通过提案方式积极参政议政的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宣传承办单位办理提案的好经验、好办法;宣传提案经过办理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优秀提案、提案承办先进单位、提案办理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工作。

    6、要加强与政协各专委会及各界别委员的联系,参与相关提案的调研和督办工作。探索提案工作与视察、调研有机结合的新思路,选择提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深入调研,进而促进提案的办理效果;同时,注重将调研中形成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转化为提案以增强提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各位委员,同志们:

    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的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是以人为本、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在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提案在人民政协参政议政中的积极作用,把提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