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政府公告

第十届“西藏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事迹

2015年11月08日 21:0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洛桑顿云

洛桑顿玉

洛桑顿玉      

男,藏族,1987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9年8月参加工作,2013年2月任拉萨市当雄县公塘乡拉根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11年被评为“全区优秀团干部”,2012年被评为“拉萨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2013年获得第一届“拉萨市五四青年奖章”。自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以来,洛桑顿玉同志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推进牧区改革发展这个主题,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迎难而上,勇于创新,致力发展,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勤奋努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维护了全村的和谐稳定。

2013年2月,按照区党委统一安排,洛桑顿玉同志到拉根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及时同村“两委”班子座谈,深入群众家中走访调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村5个村民小组,与群众、党员交心谈心,详细了解掌握了村情、组情、民情。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全村600多户、接待群众1500余人次。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积极引领全村牧民党员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他的努力下,全村教育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开展工作之余,他认真学习党的一系列惠民、富民方针政策以及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了解关于群众路线的内涵,积极推动全村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陈明果

陈明果

陈明果      

男,汉族,1987年9月出生,共青团员,大专学历,2003年12月入伍,现任山南地区加查县藏木警务区民警。2005年被77325部队评为“优秀士兵”;2007年被77325部队授予三等功;2009年6月被浙江警察学院评为“管理教育标兵”;2013年1月被评为“加查县维稳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3月被评为“加查县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4年3月被评为“加查县首届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14年4月被山南地委评为“感动山南人物”。

陈明果始终心系群众,每天都要坚持到辖区转一转,适时掌握辖区基本情况。他非常注重基层警务工作方面的知识积累,积累归纳出“热心、真心、细心、虚心、恒心”服务群众工作法。他在警务室组建了便民服务小分队,确保辖区在突发火灾、电路损坏、水管破裂、煤气外泄、家人生病等紧急情况时,警务室24小时能联系到专人负责,迅速到位,帮助协调解决。陈明果坚持用“五个带头”(带头学习提高、带头践行宗旨、带头爱岗敬业、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打造和谐、平安的社区新环境的带头人。他每周坚持干好“五件事”,即:对存在治安、消防隐患的重点单位进行检查,对收集到的情报信息进行回访,对小区存在的矛盾隐患进行排除,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发案特点进行公布预告,对防盗、防骗、防丢失的技巧进行公示,并坚持用“三心”化解矛盾,实现辖区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他先后帮困助残170余人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件,破获各类案件数十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480余名。

扎巴旦增

扎巴旦增   

扎巴旦增  

男,藏族,1984年6月出生,初中学历,中共党员,昌都地区类乌齐县雪域工艺加工中心负责人。2005年荣获“昌都地区第六届康巴文化艺术节书法、美术、摄影、唐卡展览一等奖”,2007年唐卡作品《日松贡布》获“第五届青滇藏川毗邻地区文化旅游节暨玉树‘三江源’赛马节艺术展优秀参展奖”,2010年唐卡作品《四手观音》获“第六届康巴艺术节暨德庆州民族团结节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优秀奖”,2012年其作品获“昌都地区建党91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入选奖”,2013年其作品获“第七届川青滇藏毗邻地区康巴文化旅游艺术节美影展入选奖”。

扎巴旦增于2011年9月创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雪域工艺加工中心,主要制造销售藏式室内装饰成品,绘制寺庙的壁画(包括民房绘画)、雕塑佛像、绘制各类唐卡;承接大、中、小型藏式室内外装修业务。该中心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支持下,发展非常顺利,产品销路顺畅,市场上取得了一席之地。该企业现有员工40名,其中藏式绘画艺人18人,电脑设计3人,装修工3人,木匠4人,雕塑工5人,产品营销员2人;产品作坊10间,产品展销店1个。经过几年的发展,雪域工艺加工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员工人数不断增加,企业收入与日俱增、效益明显提高,成为类乌齐县乃至藏东地区为数不多的民族工艺品作坊之一。扎巴旦增还以发扬光大民族特色文化、履行社会责任、带动一方青年群众一起致富为主要理念,非常关注县域贫困青年脱贫致富的问题。

黄香

黄 香

黄 香      

女,藏族,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97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西藏大学理学院环境科学专业副教授。2007年12月获芬兰Kone基金会2008至2009年度研究项目奖学金,2009年12月获芬兰Kone基金会2010年度研究项目奖学金,2010年11月,《青藏高原水质:亚洲四大河流的金属含量》、《青藏高原水质:亚洲四大河流源头水的主要离子及痕量元素》均获“西藏大学2008—2009年度科研成果优秀学术论文奖”和“西藏大学第二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年11月,《矿业开采对西藏甲玛沟地表水的影响》一文获“西藏大学2010年度科研成果优秀学术论文奖”和“西藏大学第二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获“西藏大学优秀工作人员”和“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3年获“西藏大学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和“西藏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

黄香自1997年从甘肃省兰州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西藏大学任教,现主要向在校本科生教授《专业英语》及《环境化学(中英双语)》,工作期间,多次获得“西藏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黄香同志以一名藏族科学工作者的身份多次参加相关领域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进行成果交流。黄香主持参与了多项省部级项目。2013年1月,黄香还应邀参加了由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的第二批西藏自治区级生态村现场专家技术考核,并担任专家考核组组长。同年10月,应邀参加了西藏第二届以“产业·生态”为主题的博士论坛。

 

多吉次塔

多吉才达      

多吉才达

男,藏族,198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 200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自治区国资委产权管理处主任科员、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卡麦乡朗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曾任驻山南隆子县雪沙乡当孜村第二批工作队队员。

2011年,多吉才达同志被选为第一批“十二五”时期定点扶贫工作队队员,在山南地区隆子县雪沙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扶贫工作。期间,他配合工作队队长落实完成了一系列扶贫工作,落实资金212.32万元,做到了切实履行职责,服务大局,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雪沙乡农牧民群众的心坎上,使农牧民群众受益、让农牧民群众满意。在全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中,多吉才达同志多次主动申请驻村工作,被选派为区国资委第二批驻村工作队驻山南地区隆子县雪沙乡当孜村队员。驻村伊始,多吉才达彻底转变身份角色,配合工作队队长开展进村入户调查工作,融入群众,与群众朝夕相处、嘘寒问暖、勤拉家常,真正做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多吉才达与队员们为雪沙乡当孜村的农牧民解决了40万元的草场围栏及暖棚暖圈项目,新建暖圈40座,草场围栏28000米;为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解决了30万元的藏鸡养殖项目,造福了一方百姓;结合当地交通工具单一,山路崎岖,村民维修技术不足的实际,特地举办了农牧民摩托车维修技能及安全驾驶培训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多吉才达同志所在的驻村工作队被评为“自治区级先进驻村工作队”。多吉才达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考上了2010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西部班,每年在浙江大学进行为期两个半月的集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朱雷

朱 雷      

朱 雷

男,汉族,中共党员,1985年10月出生,大专文化,上士军衔,2003年12月入伍,现任77680部队76分队4班班长。2004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7年参加成都军区比武,获得自动步枪卧、跪、立三姿精度射击300环满分的好成绩,同年被旅表彰为“优秀思想骨干”;2010年参加西藏军区“爱军精武”比武获自动步枪射击第二名,同年被旅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参加全军狙击手骨干集训,获第六名,被总参谋部和兵种部表彰为“优等射手”;2012年被西藏军区评为“优秀班长”;2013年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2013年参加西藏军区特种、侦察部(分)队骨干集训竞赛,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先后4次被军区和旅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个人和所带班均两次荣立三等功。

朱雷同志入伍前只有初中学历,文化基础薄弱的他,利用工作训练间隙和休息时间,抽出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先后摘抄整理了10余册笔记本,通过自考取得大专文凭。10年来,结合连队担负的使命任务,为了搞懂弄通外军知识,经常虚心请教干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被全连官兵称为“外军通”。为了使士官的组训水平整体提高,他牵头与骨干探讨组训问题百余次,撰写教案58篇,在支部议训记录中记载的由他提出的训练意见和建议达120余条,在训练场上,由他解决的实际组训问题60多个。在担任连队骨干的8年时间里,朱雷同志带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士官骨干。

色桑

色桑

色 桑      

女,藏族,中共党员,1976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1998年参加工作,现任那曲地区那曲镇扎西桑旦林妮寺管委会支部书记、主任。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1年度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寺管会干部”。担任寺管会支部书记、主任以来,色桑同志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跟党中央、区党委、那曲地委保持高度一致,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积极投入寺庙管理工作。

2011年11月1日,色桑同志带领全体寺管会人员正式进寺开展工作。色桑同志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家宗教管理事务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的决定》。她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准绳,以解决寺庙突出问题为抓手,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创新方式,严格管理,加强服务,真正把寺庙管住、管好、管稳定、管和谐。在工作中,她积极落实和完成各项利寺惠僧政策,广泛开展“六个一”活动,努力实现“九有”目标,引导僧尼潜心修法、遵规守法,确保宗教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充分发挥寺庙宗教教职人员和驻寺干部的积极作用。结合寺庙实际,她组织寺庙尼姑利用每周一、三、五开展文化补习班,每周二和周四利用佛事活动休息时间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驻寺干部和寺庙僧尼的政治学习。寺管会成立以来,寺庙和全体尼姑连续被评为“三级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守法先进僧尼”荣誉称号,寺管会在2013年获得了“全区民族团结进步集体奖”荣誉称号。

刘克纯

刘克纯

刘克纯     

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1999年12月入伍,现任西藏总队第一支队五大队特勤中队副营职政治指导员,武警上尉警衔。入伍15年来,刘克纯多次圆满完成重大维稳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在2011年武警部队“首届优秀四会政治教员”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多次被武警西藏总队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政治指导员标兵”,所带中队连续3年被表彰为“标兵中队”。

5年来,刘克纯在带领新建特勤分队过程中取得累累硕果。2008年特勤中队新组建之初,官兵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临时抽调组成,成员复杂多变,素质参差不齐,成为支队重点帮扶的对象。刘克纯是第一任政治主官,天天吃住在班排,主动放弃休假和休息时间,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投入部队建设中,在母亲生病住院时,刘克纯舍小家顾大家,坚持在工作岗位。他先后帮助转化后进战士20人,培养党员骨干38人,5人荣立二等功,30人荣立三等功,3名战士考入军校,15人考入地方大学,27人被西藏自治区录取为公务员和公安民警,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2008年12月,刘克纯由军事干部转行担任指导员,他虚心向西藏大学教授以及单位优秀老指导员学习,业余时间和双休日就钻进支队图书阅览室查阅资料,补习法规知识,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他还积极参加扶贫帮困、助学兴教活动,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人民武警爱人民的良好形象。

 

巴桑次仁

巴桑次仁

巴桑次仁     

男,藏族,197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嘎东镇兴旺传统服饰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2011年度被评为“白朗县嘎东镇致富带头人”,2012年企业获得“白朗县优秀民营企业”荣誉称号。

巴桑次仁热爱党、热爱祖国,忠诚党的事业,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旗帜鲜明反分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听党的话、跟党走,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遵纪守法,关心群众,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群众多做好事、办实事。在工作中,他善于发挥优秀工作作风,纠正不足,不断提高,干一行、爱一行,服从组织安排,多年来,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在日喀则客运公司开客车期间荣获“文明客车”称号。自2012年成立嘎东镇兴旺民族服饰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作为理事长的巴桑次仁,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发挥了作为青年党员应该起到的带头模范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嘎东镇兴旺民族服饰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被指定为“共青团日喀则地区委员会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巴桑次仁针对贫困家庭青年和弱势青年就业难的问题,帮助生活困难的40多个当地群众安排了就业岗位,每年发放工资近40余万元,解决了当地青年的就业难问题,并慰问和帮助当地特困户和孤寡老人。他还经常组织合作社青年团员,义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乡镇党委、村委会和群众的高度评价以及充分肯定。

白玛占堆

白玛占堆    

白玛占堆  

男,门巴族,1982年6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林芝地区墨脱县德兴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2年获“自治区级优秀驻村工作队队员”荣誉称号。自参加工作以来,白玛占堆同志始终自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旗帜鲜明反分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区党委保持一致,坚持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工作中,他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尽心尽力为基层群众服务。

自担任德兴乡党委副书记以来,白玛占堆曾担任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乡团委书记、综治办主任、竹编加工厂负责人、临时主持全乡工作等多个工作岗位。2012年,他带领29名团员前往四川眉山市学习竹编编织技术,并承担了学员们的生活、交通等费用,让29名门巴族学员带着技术回乡。作为本地干部,白玛占堆总是能够和群众打成一片。2012年在巴登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先后深入农户进行家访、调研、谈心交心等多达100余次,和该村农牧民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悉心指导农牧民顺利完成当年的各项生产、生活工作。白玛占堆坚持利用周六周日、团员活动日组织团员认真学习党的政策、理论,持续不断地加强职业技能学习,加强团员青年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团支部和争做学习型青年”活动,精心打造学习型团组织。在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积极做好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多年来,他多次找青年谈心,疏导、解决青年人的思想工作情感问题,帮助困难职工积极解决生活困难,受到青年们的一致好评。

穷达

穷 达    

穷 达 

女,藏族,1982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2003年参加工作,现任阿里地区噶尔县团委副书记。先后获得 “阿里地区2011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西藏自治区2012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噶尔县2012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噶尔县2013年度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在团委工作11年以来,穷达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受到上级领导和青年朋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穷达利用重大节庆日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多彩中国梦”、“中国梦——青春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祭英烈,弘传承”、“做一个爱国的学生”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基层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抓住青少年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心策划,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展示志愿风采”、“学雷锋传递文明正能量”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志愿服务的机制建设,使学雷锋活动实现常态化。同时,组织20多名青年志愿者为阿里地区象雄文化旅游节各项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积极整合资源,广泛开展各类关爱青少年群体的活动,定期开展关爱农牧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送温暖、助成长”行动;深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科普知识进校园”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和防范意识、自护能力。

巴青

巴 青

巴 青     

男,珞巴族,199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2011级民族学本科班学生,西藏民族学院学生会主席。自入校以来,该生就被推选为学生干部,他用自己的勤奋和爱心积极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在学生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学习、工作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

在思想上,巴青以高标准、严要求、远目标、大志向审视自己、规划自己,严格遵守校纪、践行校训,励志勤奋学习。在学习上,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专业知识, 获得了专业老师的认可和嘉奖。在生活中,主动关心帮助其他同学,关心集体发展,以身作则,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所在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为全院同学作出了表率。通过努力,巴青同学获得2011—2012学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2012—2013学年“国家奖学金”。巴青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是一个创新意识强、工作效率高、做事踏实认真、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干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学院领导、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并获得“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班干部”、“优秀个人”、“优秀学生干部”等诸多荣誉称号。该生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担任过西藏民族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副团长,策划、执行、主持、表演了一系列的文艺活动和各类晚会,并参加了“2013年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暑期实习计划,获得了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活动指导委员会的证书及共青团北京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委员会的实习鉴定。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