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政府公告

西藏2013年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2015年11月08日 21:0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西藏自治区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

——2014年1月10日在西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西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自治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各项决议,全面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重点工作,突出投资拉动,巩固消费带动,加快结构调整,注重民生改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02 亿元、增长12.5%。第一产业增加值86.4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87.23亿元,增长18.9%;第三产业增加值428.5亿元,增长10.6%。经济运行呈现“一稳、两快、三大、四优”的特点。

一稳。经济继续保持12%以上增长,物价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主要指标合理运行。

两快。城乡居民收入连续四个季度保持两位数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019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520元,分别增长11%和14%、高出计划目标3和1个百分点。

三大。国家投资力度大、财政支出规模大、信贷投放总量大,“十二五”累计落实国家投资1084.9亿元,全年财政支出突破100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四优。发展思路、民生政策、产业结构、环境条件不断优化。区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六对抓手”、“六动措施”和“三条底线”,启动了六大专项规划编制;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8∶35.8∶53.4,一产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农牧业和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农牧业形势持续向好。青稞种植面积180万亩,全区粮食总产96万吨,超过计划目标1万吨。油菜6.9万吨、蔬菜80万吨,增长9.5%和21.9%;肉类32万吨、奶36万吨,增长10.5%、13.6%,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安排优质青稞生产基地25万亩,示范推广 “藏青2000” 新品种10.6万亩,改良黄牛17.5万头。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21.2亿元、增长10.4%,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6.5%。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主动作为、积极争取,狠抓项目前期工作和落地。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0亿元、增长28%,落实国家投资380亿元、增长30%,“226”项目开工建设188个,“十二五”项目方案中期评估预计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102亿元。青藏铁路格拉段扩容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拉日铁路完成铺轨,拉林铁路完成可研报批。墨脱公路全线通车,国道219线西藏段实现黑色化,拉林高等级公路拉萨至墨竹工卡、八一至工布江达段全面开工建设,纳金大桥建成通车,新增通油路县3个、通油路乡镇18个。5条机场专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准备工程开工,旁多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发电,藏中10万千瓦并网光伏电站建成发电,拉萨LNG液化气站和西藏末端装卸油料库建成,阿里应急电源建成投入使用,川藏联网工程开工建设,藏木、果多、觉巴水电站和阿里并网光伏电站扎实推进,雅砻水库、尼洋河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加查、大古、苏洼龙电站准备工程启动,主要河流水电规划工作全面展开。主电网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完成投资40亿元,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民航通航城市29个,航线增至48条;昌都邦达机场飞行区改造、那曲机场新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区市政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8.7亿元,拉萨老城区改造完成,市区供暖基本实现全覆盖;昌都镇旧城改造及新区建设加快推进;那曲镇供暖、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工程全面开工。

(二)特色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突出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落实补助资金近2亿元,实施产业扶持项目42个。斯弄多铅锌矿开采工程、砂生槐深加工基地等28个项目竣工投产。青稞和小麦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等9个项目完工。藏青工业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部分园区道路建设开始启动,一批企业确认入园并完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估算投资120亿元。预计,全区发电量26亿千瓦时、调入电量7.5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33.5亿千瓦时。受季节性缺电影响,工业生产增速有所放缓,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13.4%。

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2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5亿元,分别增长21.9%和30.4%。拉萨国际旅游城市、林芝生态旅游大地区加快发展,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开发顺利。预计全年公路完成客运量4358万人次、货运总量1240万吨,分别增长16.6%、19%;铁路客运量219.9万人次、货运量405.2万吨,分别增长10%、15.8%;航空旅客吞吐量27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2万吨,分别增长23.1%、33.3%。推进农超对接,新建农家店1400个、乡镇商贸服务中心4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9亿元,增长16%。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加快实施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累计落实投资48.2亿元。落实林业投资17亿元,育林造林104万亩。林芝国家级生态地区创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305个村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村,28个乡镇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乡镇。颁布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办法。建成自治区医废处置中心和泽当镇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日喀则市、八一镇、那曲镇、狮泉河镇污水处理厂。设立总额7400万元的奖励资金,建立环境保护奖惩机制。严格环境准入,坚决控制“三高”行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0万吨,8家节能低碳行动企业通过自治区节能考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落实建设美丽西藏意见,兑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等28.3亿元,落实主体功能区生态转移支付9亿元。拉萨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预评估。

(三)民生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民生持续改善。落实利民惠民“十件实事”,提高18项民生补助标准,基本完成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全部住上安全适用新房,“八到农家”工程有序推进,新增解决23.1万农牧民和5.1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农牧民饮水安全任务。基本解决无电人口和村级公共场所、学校、寺庙、道班用电问题。累计建成25万户农牧民户用沼气池,100余万农牧民用上清洁能源。新增农村公路通车里程5288公里,全区99.7%乡镇、97.4%建制村和90.3%寺庙通公路,50.7%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乡镇通邮率、通光缆率和通宽带率分别达到94.6%、97.5%和100%。完成10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实施扶贫开发项目2025个,减少扶贫对象12.8万人,扶贫对象占农牧区总人口比例下降到18.7%,扶贫对象和农发区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双语教育工作加快推进,落实中央预算内资金2.2亿元,新建209所双语幼儿园。改扩建高级中学10所,新建改扩建校舍30余万平方米;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资金1.6亿元,新建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舍5万余平方米;新建中小学太阳能澡堂63个;落实115所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资金1.9亿元,新建教师宿舍1465套。全年落实资金13.81亿元,“三包”及助学金标准提高到年生均2700元,惠及学生52万余人。落实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25亿元,惠及学生21万人,达到100%。乃东、曲水县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农牧民子女高考招生比例增至60%。西藏大学正式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1.98%,小学入学率达到99.5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2.23%,全区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4年。

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卫生惠民工程,农牧区医疗制度持续保持全覆盖,农牧民个人参加筹资达96.23%,政府补助标准从2012年人均300元提高到340元;启动出生缺陷一级干预试点,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1%;累计筛查救治先心病患儿2039人;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04例;完成278万城乡居民和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投入2亿多元,启动自治区高原生命科学研究所、自治区藏医院住院北楼改扩建、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等建设项目,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新建88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9个县急救中心。投入2.6亿元,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购置急需医疗设备,为40个县卫生服务中心配备急救车,30个县卫生局配备巡回医疗车等。累计培训乡(镇)卫生人员3049名,平均每个乡(镇)达到4人以上。培训村卫生人员11099名,平均每村达到2名以上。

科技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安排资金1.7亿元,支持自治区级应用技术研发工作。示范推广“藏青2000”新品种增产青稞6000多吨,亩增产26.5公斤;“金牦牛”项目平均每头产肉量提高28%。首次颁布102种藏药材质量标准,600余部珍稀藏医药文献实现数字化。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5个乡镇建立科普活动站,建成589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安排那曲、山南和日喀则地区图书馆建设项目,65个县级和边境口岸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建设陆续开工。百幅唐卡工程、百种藏汉文对照惠民图画书、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等文化产品深受好评,26个文化艺术项目获得国家奖项。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4.4%、95.5%。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展顺利,新增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体育事业实现重大突破,在十二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实现新增就业2.8万人,1.4万名西藏籍高校应届毕业生实现全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600多期,培训3万多人次,2.5万人实现技能就业;援藏省市、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345个,1500多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余人次、劳务收入19 亿元。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248.9万人次,征缴社保基金31.31亿元、兑现各项社会保险待遇28.2亿元。企业基本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3018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05元;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30万元、20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人均增加40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以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提高到月人均440元、农牧民提高到年人均1750元。建设9个儿童福利院、新增床位4477张;新建五保供养机构23个和地市儿童福利院5个,农牧区五保户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600元,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月人均1200元。实施城镇保障房建设4.3万套。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1300户。昌都“8·12”地震、那曲嘉黎水灾等恢复重建工作加快推进。

 

(四)财政金融和物价调控积极有效

财政金融平稳运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亿元、增长18.6%,预算支出超过1000亿元、增长12%。实现税收14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436亿元,支持“三农”发展信贷投入163亿元,支持特色农牧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藏药业等项目信贷投入25亿元,扶贫贴息贷款7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存贷差进一步缩小。全年保费收入10.2亿元,赔付金额3.99亿元。

市场物价保持平稳。加强农产品生产供应,投资7540万元,建成高效日光温室1676栋,构建市场保障供应长效机制。提高价格调控能力,安排资金809.9万元,适时投放平价牛肉1820吨,有效平抑了市场物价。通过市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平台,进一步协商完善价格应急协调机制,认真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落实困难群众临时物价补贴4420余万元。以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为重点,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和成本调查。

(五)改革开放和对口支援不断深化

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继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区(中)直部门审批项目减少60%,自治区审批项目调整69%,自治区自设审批项目仅保留9项。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启动8个县农电代管改革试点,积极开展自治区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定工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850个。开展“营改增”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药品总体价格平均降幅达15%。出台深化自治区国有商贸企业改革的意见,加快企业集团组建和上市。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边境贸易增长16%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30亿美元。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12.8万户,从业人员62万人,分别增长7.8%、11.9%,上缴税收达135.5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房地产市场活跃,商品房销售额增长57.4%。

对口支援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完成援藏干部第六、七批交接。经济、技术、人才、就业援藏力度进一步加大,援藏项目和资金管理逐步规范。完成对口援藏项目384个,落实资金17.7亿元。“中国光彩事业西藏行”招商引资活动签约项目238个。全区招商引资落地项目65个、资金 225亿元。

(六)强基惠民和维稳举措坚强有力

强基惠民深入人心。第二批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成效明显,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好事、解难事,投入资金32.2亿元,实施项目9316个,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欢迎。

维护稳定基础更加坚实。全面落实维稳十项措施,安排资金28亿元,加强公检法司安和边防、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镇网格化管理,落实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实名登记制度,联户平安、联户增收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妥善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社会综合治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二、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及2014年工作思路

总体看,全区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向好,加快发展的机遇更加有利,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一)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

面临的有利形势: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了新的改革动力和红利;二是“十二五”规划进展良好,向好的宏观环境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三是“十二五”落地项目存量大、集中性强,发展支撑更加有力;四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基础更加扎实。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开放合作力度不大。二是发展环境不优,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没有完全破除,重商、亲商、尊商的氛围尚未形成。三是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四是“三农”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缓慢,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农牧民生活比较困难,扶贫攻坚任务繁重。五是产业化水平低。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小,缺少自主核心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六是特殊矛盾尖锐复杂,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实现长治久安的任务艰巨繁重。从当前来看,还存在投资效益不高、项目前期工作滞后、稳控物价难度较大、经济运行调度手段单一、地方债务风险凸显等问题,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的指示要求,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认真执行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按照区党委八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确保生态环境持续良好。

结合我区“十二五”规划和2013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有关测算,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对外贸易增长1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

 

三、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要紧紧围绕自治区总体安排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学习,提高谋划发展能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区党委八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贯彻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科学谋划好跨越式发展思路,力争完成西藏对内对外开发开放、城镇化发展、“两江四河”造林绿化、“西电东送”能源接续基地、国家重要有色金属基地、格尔木藏青工业园、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世界旅游目的地等重大规划编制工作;根据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制定推进改革具体方案;及早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和重大项目梳理工作,谋划好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

(二)抓发展,保持跨越式发展强劲势头

1、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按照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完善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水土保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项目前置审批手续,解决好项目审查审批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满足国家安排投资条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赴京项目汇报衔接力度,力争2014年落实国家投资450亿元,力争226项目基本落地,“十二五”规划项目累计落实投资达到80%左右。

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建立重大项目动态协调与督查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效益。力争“十二五”规划项目中除只开展前期工作的9个水电项目外,其余全部开工建设。确保拉日铁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拉林铁路,启动拉萨至墨竹工卡铁路专用线前期工作。完成拉林高等级公路拉萨至墨竹工卡、八一至工布江达段主体工程的70%,开工建设八一至米林机场专用公路、泽当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嘎拉山隧道和雅江特大桥扩建工程,继续推进国道省道、通县油路和边防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日喀则至和平、昌都至邦达、狮泉河至昆莎机场专用公路报审工作。力争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以上。抓紧实施邦达机场飞行区改造、林芝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应急救援基地、拉萨贡嘎机场航站区改扩建、那曲机场新建工程前期工作。开工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澎波灌区、雅砻水库、恰央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五小”水利工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等民生水利建设,力争完成水利投资30亿元。建成川藏电网联网工程,全区电网覆盖达到58个县。加快推进雅鲁藏布江中游、怒江上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实现藏木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加快建设多布、果多等水电站,开工建设苏洼龙电站,启动如美、叶巴滩、拉哇水电站施工准备工作,积极推进大古、加查、街需、阿青等电源点建设,力争完成能源投资80亿元。加大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倾斜。加快消除移动通信盲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0亿元。

3、调整优化结构。提升一产水平,严守耕地红线,加大新优品种选育科研攻关,健全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推广“藏青2000”等新品种50万亩,提高粮食作物大田良种覆盖率,全面启动22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高产稳产和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粮食产量97万吨以上。加强牛羊肉等生活必需品供给,继续实施黄牛改良项目,猪牛羊肉产量达到33万吨。加大特色农牧业支持力度,加快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发展3至5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总产值达到23.2亿元,增长9.4%,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38%以上。二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藏青工业园建设,完成一期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一批产业项目。推进矿泉水、优势矿产、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逐步提升二产比重。加大玉龙二期、甲玛二期、驱龙、雄村铜矿等优势矿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日喀则高新雪莲水泥项目建设。发挥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咨询策划、法律维权等服务平台作用。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司法审判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党政专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全部开工,启动监狱信息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服务信息三期工程建设,实施四期1700个村点的农村综合信息化服务站建设。大力发展三产,组建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召开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出台加快建设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全力打造西藏旅游升级版。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发展软硬环境,大力扶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全面带动交通运输、商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推进旅游自然资源资本化,加强与有实力企业的合作,打造旅游龙头企业。高标准创建拉萨国际旅游城市、林芝生态旅游大地区,加快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设,筹建国际登山旅游学院。力争旅游人数达到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亿元。

4、提升消费带动水平。不断扩大内需,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网工程”,积极实施“农超对接”,支持农贸市场、便民菜店升级改造,继续构建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农牧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牛羊肉生产基地,支持农牧区发展经营大户,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调整区级副食品储备品种、数量、结构,协调增加国家级猪、牛、羊肉储备。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农牧民食用碘盐配送力争达100%。力争将拉萨市列为全国第五批肉菜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城市。

(三)抓民生,更好发挥政府兜底作用

1、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推进农牧区学前两年幼儿园建设工程,规划建设105所双语幼儿园;规划新建19所城镇双语幼儿园,对适龄幼儿数量较大的县级幼儿园进行改扩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55%。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123所薄弱学校,建设1500套偏远艰苦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实施高寒高海拔中小学“四有工程”,新建饮水工程、澡堂、暖廊、菜窖各100个。健全中小学学业评价体系,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8.9%。优化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在每个地市重点扶持办好一所特色中职学校,新建4所、改扩建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订单式培养和定向培养,探索建立“农户+公司+学校”的办学模式。建立“一对一”对口支援机制,鼓励内地学校、教育集团与我区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就业合作与联合培养,加大理工农医类专业比重,推进高校科技园区建设。推进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按照国家规定,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健全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安排资金22亿元,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做好自治区全科医师培养基地、藏医院、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第三人民医院等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抓紧开工建设自治区疾控中心、自治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项目;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将医学院校西藏籍毕业生优先招录到卫生岗位就业,加大乡村医护人员培训力度,稳定基层卫生队伍。继续落实城乡居民免费体检政策,建立完善先心病儿童筛查治疗常态化机制。继续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提高政府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医保支付比例和医保基金支付最高限额。改进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就医“一卡通”,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制度,筑牢城乡居民就医保障网。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对基层机构的补偿政策。大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抓好农牧区妇女“两癌”检查、孕前孕时补服叶酸和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力争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84%。孕产妇、婴儿和5岁儿童死亡率显著下降。大力发展藏医药事业,提高基层藏医药服务能力。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3、推进科技文化大发展。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合力攻关特色农牧业、高端饮水业、清洁能源、藏医药、生态林果业等领域应用技术研究。规划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强我区科研平台支撑科技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好“十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完成353个乡镇农牧科技体系建设。制定出台新的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全区行政村科技特派员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加快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全区54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39个县级民族艺术团排练场所项目全部建成竣工,80%以上的项目投入使用。加快地市级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项目建设。加快西藏综合艺术中心、自治区广电中心前期工作,开工自治区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推进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开工建设白居寺、托林寺文物保护工程。

4、关注群众期盼。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确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完善就业惠民政策,确保西藏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3万人,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90万人次。加快实施“八到农家”工程,完成10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确保1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做好拉萨城市供暖工程收尾工作,积极推进高寒高海拔县城供水、寺庙供水、阿里狮泉河镇供热、那曲城镇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城镇保障房建设,满足中低收入城镇居民住房需求,支持拉萨市建设农牧民进城务工人员公租房。新建和扩建地市儿童福利院,加快推进20个县级五保户集中供养工程。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提高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止重特大安全事故。

(四)抓环境,加快美丽西藏建设

1、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继续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项目建设,启动“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规划造林育林100万亩以上,加大大江大河源头区、草地、湿地、天然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和水文、气象站网布局,提升人工影响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立健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探索发展生态环保产业,积极推进草原、森林、湿地、湖泊等生态补偿范围提升补助标准、扩大受益面积等工作,实现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农牧民增收不受影响。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2、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政策。以高耗能企业、公共机构,以及建筑、交通运输领域等为重点,抓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绿色建筑方案。严格执行国家节能产品和技术推广目录,做好先进节能技术、节能材料的推广使用工作。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项目,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完成地市污水处理厂、医废处置中心、垃圾填埋场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等能源利用以及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探索城市、产业、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环境保护考核办法,做好珠峰、芒康、色林错、雅江中游河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工作。

 

(五)抓改革,激发开放型发展新优势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建立我区产权交易平台。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稳慎推进耕地草场有序流转,改革完善农牧业补贴制度和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推进全区农电体制改革,继续抓好曲水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推进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探索建立城乡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组建交通、能源、旅游等行业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鼓励引导区外国有企业、大型非公企业参与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合作,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由管人向管资本转变,区管企业全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各类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西藏稳定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区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重点抓好事中事后监管。放宽投资领域,建立政府补助、市场引导、金融撬动等发展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益事业、资源开发、特色产业等领域。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研究出台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及预警办法,合理规范各级政府担保和融资行为,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债务责任终身追究制度。适当调整自治区收入和地市、县分成比例,中央税收返还原则上由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高寒地区、偏远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地区进行重点倾斜。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资源税从价征收,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范围,完善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小型银行,增多做强金融主体,鼓励金融创新。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资,年内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探索发行地方债券和企业债券,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理顺要素市场价格,适时推进水、电、气等公用事业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

2、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巩固同川渝的传统经济贸易联系,加大与内地特别是援藏省市的开放合作,通过高端嫁接融入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区。坚持宽准入、轻税赋、强支撑、少检查、重激励,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零注册”政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继续落实好“五放”、“六支持”政策,力争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和上缴税收分别增长15%以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好“中国光彩事业西藏行”签约项目,力争招商引资资金增长15%以上。高起点定位,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吉隆、樟木等口岸基础设施改善,积极争取“离区免税”试点,探索口岸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建设。

3、完善援藏机制。配合中央筹备好对口援藏工作20周年座谈会。完善经济援藏、专业技术人员援藏、就业援藏、干部援藏机制,充分发挥好受援双方两个积极性。对20年来援藏的先进单位、个人进行表彰。进一步规范援藏资金和项目管理,不断提高援藏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完成援藏投资30亿元以上。

4、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引导人口适度有序集聚,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出台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城镇化发展指导意见,全面实施城镇体系规划,上半年召开全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积极开展试点,稳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城镇化率达到25%。积极推进地改市、县改市工作。

(六)抓基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1、加强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完成“十二五”规划内县乡综合业务用房建设,统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加快基层干部职工周转住房建设;年内制定具体办法,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津贴,筑牢基层基础;继续加大政法系统维稳处突、治安防控等方面投入,加快公检察法司安等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政法部门维护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能力。

2、落实维稳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维稳十项措施,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认真开展“双联户”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第三批强基惠民活动,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妥善调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严厉打击十四达赖集团渗透破坏活动,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经济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下,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区党委八届五次全委会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正确处理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紧紧围绕发展稳定两件大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确保完成攻坚之年各项任务,为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