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政务 > 政务要闻

洛桑江村在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015年02月01日 00:5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2014年5月30日)    

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区党委八届五次全委会精神,按照自治区“两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对抓手”、“六动措施”和“三条底线”,迎难而上,积极应对,主动作为,牢牢扭住投资拉动、项目带动这个“牛鼻子”,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举措,有力推动了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当前全区项目建设面临的形势

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区党委、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十二五”项目方案,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完善机制,扎实工作,争取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已累计落实“十二五”规划项目投资1244.8亿元,占规划总投资2217亿元的56.1%,1-5月份落实投资179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的35.6%;“236项目”已完工16个、在建183个。特别是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抓得早、抓得好、进展顺利,开工规模不断扩大,建设速度和质量全面提升。同时,我们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下放了自治区规划内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完善了相关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等,有力促进了“十二五”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当前正处于“十二五”规划实施后期,我区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已对项目建设工作形成鲜明的倒逼机制,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是我们的责任。一是机遇难得。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形势下,国家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开放开发战略,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支持西藏发展的政策力度,这是我们难得的发展机遇。二是盘口扩大。“十二五”中期评估调整后的全区项目由226个增加到236个,规划投资由1931亿元增加到2217亿元,净增加投资286亿元,这是中央的特殊关怀。三是举措增多。前段时间,自治区对“十二五”投资落实、项目审批和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抓手。近期,自治区政府把握基本建设规律,创新发展思路,选择了部分已纳入规划急需开工建设、打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通过盘活财政资金提前实施了一批项目,利用贷款提前开工了一批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形势,切实承担起责任,放开手脚,超前工作,迎难而上,把区党委、政府关于落实投资和项目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大力度落到实处。

但从通报的情况看,“十二五”时间过了大半,不少项目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我们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竭尽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从我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投资拉动仍然是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支撑。抓投资抓项目,就是抓打牢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这事关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圆满完成,事关 “十三五”能否开局良好,事关我区长远发展。

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项目建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落实陈全国书记关于项目建设工作的指示要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跨越,抓项目就是抓民生、抓稳定的理念。我们统一思想,强化责任,自加压力,倒排工期,狠抓落实,打一场项目建设“攻坚战”。

(一)狠抓项目前期工作。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发展改革委和项目主管单位主要领导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把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作为扩大投资的重要手段、关键环节,一定要切实履行好统筹协调的职责,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靠前指挥,亲自抓、亲自带着人员干,加快项目可行性研究等上报工作,特别是尚未开工的项目,必须在下半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确保达到审批要求。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区项目管理和建设市场实际,抓紧引进和利用区外咨询、设计等中介机构,借助外力提高项目前期工作速度和质量。二要攻坚克难。集中攻克交通、能源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这些项目要求高、周期长、难度大,直接关系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发展改革委、交通厅和各项目主管单位要精心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做到严要求、高质量、快速度。三要密切配合。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沟通,主动衔接。项目前置审批主管部门,要及时跟踪国家有关部委的审批进度,抢机会、夺时间开展工作,把握时间节点,确保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风险评估和可研报告审批等顺利推进。四要超前谋划。要在加快在建项目的基础上,及早准备、超前谋划、科学论证,做好“十三五”项目储备遴选工作。

(二)狠抓项目衔接工作。各地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中央宏观政策和国家投资取向,充分发挥投资争取与项目建设“双联动”机制作用。自治区有关部门对已经上报对口部委的项目要及时了解部委的新要求,把各项基础工作做得扎扎实实,抓紧完备相关条件,及时补报相关资料。各地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三)狠抓项目开工建设。一是各地各部门要迅速摸清尚未复工的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各级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狠抓项目复工,确保在建项目全面全部复工。二是要精心筹划、科学部署,抓紧落实拉萨至林芝铁路、拉洛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拉萨河源头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等项目的选址、用地、资金、环评等配套条件,推进早日开工建设。三是要在科学把握基本建设特点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筛选一批已纳入规划、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通过盘活财政资金、贷款和市场主体融资等可行途径,统筹调配资金资源,真正解决好“项目等钱”和“钱等项目”的问题。四是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充分利用好施工黄金季节,挂图作战,赶工抢时,加快施工进度,年内能竣工的力争早见效益,年内确实不能竣工的,力争完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抓紧拉日铁路收尾工程和验收工作,确保今年第三季度通车运营,确保青藏铁路拉林段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开工,确保拉萨至墨竹工卡、八一至工布江达段主体工程完成工程量的70%,藏木电站争取年内实现2台机组发电,多布、果多、觉巴水电站和无电地区小水电要加快建设,如美、叶巴滩、拉哇、阿青水电站尽快启动施工各项准备工程,苏洼龙、大古、加查、街需水电站要加快推进步伐。要确保川藏联网工程年内建成,确保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全区主电网覆盖到58个县。消除移动盲区工程建设要加快进度。

(四)狠抓项目管理。一是严格程序。严格执行法定程序,项目前期工作开始就要按照程序办事,注重“快”、更注重“严”。要严格落实项目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所有重点项目都要严格履行项目审批程序或核准程序,做到“再特殊的项目不能乱程序、再特殊的项目不能少环节”。二是科学管理。要严格落实“政府监督、法人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自检”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杜绝违反合约、违规分包、偷工减料等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违规现象发生。要加大项目稽察力度,发现问题要责成项目单位限时整改。三是提高效益。要积极探索完善项目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管理,以创新的办法加快推进工作。

(五)狠抓项目建设环境优化。一是改进服务。各级政府、各级发展改革委、各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前置审批部门,要切实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服务,按照“五个大局”、“五个服务”的要求,建立完善自治区、地市一站式服务窗口,结合政务公开可在网上公开项目前置审批程序、规定、要求、依据等具体办事指南,方便项目单位了解掌握办事程序。相关部门要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二是正确引导。要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地方、部门和全局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加项目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完善制度。自治区将出台《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重点项目建设月调度联席会议制度》、《煤电油气运等要素月调度制度》和《自治区产业(企业)运行月调度制度》,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和改善项目建设软环境。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熟悉掌握,切实形成高效率、高标准的工作机制。

三、全面强化项目建设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把项目工作作为落实“第一要务”的有力抓手,健全完善科学、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主体和工作措施,确保工作安排部署落实有力。

(一)强化分工负责机制。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会议部署,及时调整充实加强项目工作领导力量,把项目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再细化,把每项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做到每个项目推动都有一套班子,都有负责人,切实做到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跟进,确保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领导有责、落实有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强化齐抓共管机制。当前,“十二五”规划项目正处于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很多项目要通过加大力度,共同努力来推进。各级领导要亲力亲为、主动作为,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要按职责分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强化联动、真抓实干,切实做到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抓项目攻坚的合力。

(三)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各地市、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重点项目的审批、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强化自治区、地市和县的重大项目建设责任追究制度,抓不落实的项目、抓不落实项目的部门和地市、抓不落实项目的责任人的责任。对失职渎职造成重大失误、贻误工作时机、影响工作进展的,该问责的要问责,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对违规招标、人情外包、非法分包、验收不严等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加大监督检查,严肃工程建设纪律;对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贪污受贿和截流、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切实做到项目建设全过程有制度、有监督、有责任、有问责。

(四)强化项目约束机制。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守住“和谐稳定、生态保护和安全生产”三条底线。坚定地守住和谐稳定底线,妥善处理好工程建设和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征地、拆迁等问题。坚定地守住生态保护底线,严格建设项目准入,加强对重点项目施工现场的督促检查,依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监管,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坚定地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始终不渝地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要制度化,形成自觉行动,坚决杜绝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同志们,离“十二五”规划收官,只有一年半时间。各级各部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本着对西藏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思想,突出重点、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确保一批项目审批落地,确保一批项目开工建设,确保一批项目竣工投产,确保一批项目优选储备,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力推动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