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江村在调研我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时强调 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找准定位挖掘特色 推动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
本网拉萨5月3日讯(记者 常川)5月1日上午,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先后来到西藏自然科技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和牦牛博物馆,考察调研工程进展和改扩建设计方案等情况,向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建设者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找准定位、挖掘特色,高标准推进我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紧紧围绕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目标,推动我区由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
位于拉萨东城区的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是集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三馆合一”的公益性特大综合型博物馆。洛桑江村实地查看施工进展、工程质量、配套建设等情况。洛桑江村指出,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是国家投资建设的重大科技文化基础设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各族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和展示我区文化软实力。
他强调,西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拥有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深入挖掘、做足文章,建设一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使之成为展示我区科学、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和独特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的重要窗口。项目主管部门和参建单位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倒排工期、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2015年5月开馆试运行。
西藏博物馆是我区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投入运行近15年来,由于设施陈旧和参观人数逐年递增,现有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已明显不足。洛桑江村认真听取了西藏博物馆改扩建项目设计方案,他强调,西藏博物馆是藏文化的浓缩,是传播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展示西藏形象和文明的名片。要站在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高度,充分认识西藏博物馆改扩建项目的重大意义。立足保护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放眼全国、放眼世界,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布局,广泛征求区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将西藏博物馆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博物馆,成为西藏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的牦牛博物馆,是北京市对口援藏的一项重要文化创意工程,是全球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为保证5月18日开馆试运行,目前馆方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装修和布展。洛桑江村对博物馆以牦牛为载体,展示藏民族的历史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对挖掘西藏传统文化、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给予高度赞赏。他指出,相关部门要尽可能服好务,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力争把牦牛博物馆建成精品文化工程,进一步提升拉萨城市形象,增强西藏文化实力,为我区全力打造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和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再添一张新名片。
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孟德利一同调研。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